杨炯听了这话,差点没栽倒在地,撇嘴道:“你别跟我嘴硬,等你好了,若说话不算数,我跟你没完!”
谭花白了他一眼,突然觉逗弄一下他真的很有意思,只是恐怕以后就没这个机会了。
这般想着,谭花抱着杨炯的脖子紧了又紧,无力道:“你恨不恨我以前总是针对你?找你麻烦?”
“我这人不记仇,以后让我多喝点奶就原谅你!”杨炯故意说这些话气她,生怕她坚持不住。
谭花想要捏杨炯的脸撒气,可却终是因无力作罢,轻叹一声,呓语道:“我其实很怕挨饿!那感觉不好受!会让人变成鬼,让人失去做人的尊严!”
杨炯早闻谭花身世坎坷,知她八岁随流民辗转千里至长安,个中苦楚可想而知。
此刻听她提及旧事,虽心怀悲悯,却因未曾亲历饥馑,终难感同身受,只得默默点头以应。
谭花半阖星眸,声若游丝,恍若忆起尘封往事:“你可曾见过人食观音土腹胀而亡的惨状?那肚腹鼓胀如足月孕妇,临死时十指抠喉,想要将腹中泥块呕出,奈何早已无力回天。”
杨炯神色凝重,沉声道:“虽有所耳闻,却从未亲眼目睹,只愿世间再无此等惨事。”
谭花惨然一笑,语气平静得令人心惊:“当年我爹将最后半碗麸皮粥推给我,自己嚼食草根充饥。七日后清晨,我于磨盘旁见他尸身,喉咙被抓得血肉模糊,就是吃了观音土,腹胀难捱,生生抓挠至死。”
她苍白的唇轻擦杨炯耳畔,续道:“之后我随母亲逃荒那夜,村口槐树上悬着三具尸身,月光下似对我惨笑。那是王屠户家的双生子,还有里正家童养媳。他们的脚踝都系着绳索,你知道为什么吗?”
杨炯忽觉喉头腥甜,扶着山石剧烈咳嗽,喘息道:“莫再说了!”
言罢强撑起身,继续赶路。
谭花却执意倾诉,似要将前半生血泪尽数倾吐:“因要倒吊放血!血入瓦罐,可暂解饥肠。母亲将我藏入坟茔时,那些人……正在分食……”
说到此处,她浑身剧颤,呕出数口黑血,气息愈微弱。
杨炯心下一紧,用力紧了紧两人之间的距离,指尖触到她后背嶙峋的蝴蝶骨,恍若隔着岁月,触到那个蜷缩在坟茔中、惊恐无助的小小身影。
杨炯喉间似堵着团棉絮,强压下酸涩哑声道:“后来又如何?”
谭花嘴角扯出抹比哭还难看的笑,星眸蒙着层水光:“后来呀,我便与野犬争食为生。你可知那腐肉虽腥臭,却比树皮顶饥?只是得赶在蝇蛆孵出前囫囵咽下。有次我抠出半只死雀……”
“别说了!大华以后绝不会再出现这种事!”杨炯突然低吼,死死箍住她大腿,咬着牙奋力狂奔。
“你且听我说完……”谭花气息微弱如游丝,满是哀恳,“这世上唯有你肯听我说话,若你也忘了,谭花便真成孤魂野鬼了。
谭花语气微弱,满是哀求之意,继续道:“那年大雪,破庙里闯进个锦衣公子,嫌我腌臜,偏要用玉带钩挑我衣衫,说要瞧清贱民如何挨饿。”
杨炯浑身剧震,知道这便是长安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的“安乐侯虐乞案”。
没等接话,却听她接着道:“幸得师父及时赶到,用竹筷刺穿了那恶徒手掌。当夜,师父变戏法似的端出满满一桌吃食。瓦罐里的糙米粥浮着三茎腌芥菜,井水浸了三日,咬起来脆生生的;还有半把炒黄豆,在火堆里爆得焦香,他总挑最饱满的塞给我;从野坟边刨来的蓼子杆,用桃木剑挑着在香烛上烤,说吃了能避邪祟。”
她顿了顿,忽地轻笑出声,带着几分痴意:“最妙的是那碗米饭底下,竟埋着块猪胰子。师父说是白玉糕,我哪里肯信?可咬下去时,那沤透了的油腥气,竟比蜜水还甜。”
忆起往事,她声音渐低:“谁知师父同我吃过饭,便独闯入侯府,杀得府中鸡犬不留。可怜他老人家,终究没敌过皇城司的第五奇。”
话音未落,又呛出几口黑血,在杨炯衣襟洇开朵朵墨梅。
杨炯听了,沉默良久,轻叹道:“所以你就总找我麻烦?就因为我是长安第一纨绔?”
谭花指尖轻轻抚过他眉骨,眼中满是愧疚:“从前的我,实在是糊涂。不分青红皂白便迁怒于你,口口声声惩奸除恶,却与那作恶多端的安乐侯又有何分别?如今想来,若真伤了你性命,岂不是误杀了这世间少有的心怀百姓之人?”
言罢,她忽然张口咬住杨炯脖颈,气息微弱道:“对不起”
杨炯只觉颈间一凉,触到她渐冷的体温,心中大骇,强作镇定道:“我可不原谅你!这事若不多给几口奶,跟你没完!”
谭花轻笑出声,此刻听他插科打诨,反倒觉得格外亲切:“罢了罢了,若有来世,你早早寻我,莫再让姐姐挨饿,姐姐什么都依你便是。”
杨炯急得眼眶红,闷声道:“你还说要请我去压樊楼饱餐一顿,可不能食言!”
谭花牵动嘴角,咳出些许黑血:“不食言,早订好了大后天的雅间,你只管去吃便是,银子我早付过了。”
“我最不喜独酌独食,你既说要请,哪有缺席的道理?”杨炯耍起无赖。
“你这冤家,临了还要闹我!”谭花嗔怪道,语气里却满是眷恋。
二人正自说话,忽听得身后脚步声如急雨般逼近。
杨炯面色陡变:“那秃驴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