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老师们也别觉得自己能万无一失,男老师们遇到危险的概率比女老师们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所以支教问题,希望大家都能考虑清楚再做决定,而不是头脑发热,到时候真遇到危险,再后悔也没办法挽回。”】
“唉,虽然老师们不去支教,对于那些孩子挺可惜的,但就像老师们说的,一切都得以自身安危为主,要不然自己死了,说什么都白搭。”
诸朝古人们叹息,完全能理解后世老师们对后辈们的劝告。
“又不是所有人都是坏人,万一她们运气好呢?”也有人依旧死犟。
比起那些支教老师的安危,他们更关心那些偏远地区的人和孩子们能得到的好处。
因为他们和那些人处境差不多,能够共情。
“我呸,凭什么让人家去赌运气,你算老几?真出事你们又负不了责!”有人听了十分气愤。
“因为他们就是那类会伤害弱者的人,自然站到恶人们那边,难怪你们看不到天幕呢,还好你们看不到天幕,要不然我们这些人可就危险了。”
“放屁,我们才不是恶人!”
“我们先前不小心对天幕不敬,才看不见的天幕,才不是因为我们心怀恶念的缘故!”
那些人心猛地一凉,大声反驳,不愿让人做实自己的本性。
除了少部分人吵起来,大部分人注意力还在天幕上面。
“奇怪,后世老师们为什么会毫无保留的教导学生,而我们的师父却不是?”突然有人道。
有人疑惑,遂变换口吻询问天幕,古代师徒和后世师生之间的区别。
他们的话成功变成评论,被姜叶和江雪看到。
【从模式看,咱们现在的师生,放在古代的确是师徒关系,但究其本质,两者并不相同。
咱们现在公立学校的老师有编制,也就是国家给发工资,而古代的老师们不同,他们大都是私人教导。
两种不同的收入来源,决定老师们面对学生们的态度也不同。】④
“后世老师们居然是国家发钱,难怪她们那么尽心尽力。”
“不过学校也是国家盖的,老师们工钱也是国家出,合情合理。”
“虽然合情合理,但那得是多大的一笔支出?”诸朝负责财政的官员们下意识计算起来。
“原来后世国家并不是盖了官学就不再管,而是会请老师们教导,这样一来,花费更高。”盖学校是一次性买卖,聘请老师们可不是。
【咱们现在老师们拿国家工资,跟学生们的关系不会像古代师生们那样亲。密,也不能像古代师父们那样对学生们动辄打骂,双方关系比较淡。
除非是很高的学历,能接触和继承老师们的人脉,关系才会像古代师徒那样,但比起古代师徒传承,他们更像“学阀”,只是不具备古代“学阀”们的权势通天。】⑤
“原来后世‘学阀’也没彻底消失。”
“只是他们的‘学阀’好像只限于学业上,而不是权势上。”
【古代师父们不同,古代师父们没有咱们现在老师的工资做保底,这样一来,他们就会为了牵制住徒弟们而留一手。
留一手的人多了,我们华夏的许多手艺也越来越失传。】
【不过也没办法,站在师父角度,万一把本事全都教给徒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句话变成事实怎么办?
而站在徒弟角度,多年来任打任骂、任劳任怨,师父还不彻底信任自己,同样会伤心和怨恨。
到最后关系如何,全凭良心,所以我们也不要对古代师父们的留一手行为苛责。
当然,他们肆意打骂徒弟们的行为,是很不对的。】⑥
“那天幕,我们该怎么办?”诸朝,不少师生们痛苦道。
师父们是想确保自己晚年的保障,徒弟们想学全师父们的本事。
【这件事双方的矛盾在于,师父们想要保障,徒弟们想要技术。
关键在于怎么让师父们把自己吃饭的本事传授出去?和让徒弟们学会技术后,不会对师父们忘恩负义?】
【其实挺难的,因为古代不像咱们现代,咱们现代很多师父的收入和教授徒弟的数量有关,教授出来的学生越多,师父收入越高,自然不会再留一手。
而学到手艺后,指望徒弟们的良心更不现实,还不如指望契约,约定好徒弟在师父生前和死后怎么做,然后把契约内容传开,徒弟要是做不到,会失去名声和客源。
这个方法挺适合古代的,因为古代交通不便,生活周边都是熟人,不像咱们现在,就算真签订契约,人家不愿意履行,说跑就跑你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