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是那种老的不行了,或者是急用钱的人家才会卖。
大部分人都是买给家里坐月子的儿媳,用来补身体,下奶用的。
这丫头这么瘦,一看就不像有身子的人,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
穆母打量对方几眼,确定没问题后,解释。
“我儿子住院了,我儿媳日夜操劳,我怕累着她,就想买点好的给他们补身体。”
没有特意炫耀,但能听得出来的,她有多在意这个儿媳妇。
上来搭腔的老太太多看了阮诗韵几眼,夸赞。
“大妹子,你这个儿媳妇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要是我儿子有这么好的运气,我半夜都能笑醒。”
谁都愿意听好话,穆母也不例外。
“我运气不好,没赶上,只能等明天了。”
老太太看了看四周,确定没人注意她们后,凑近,压低声音。
“对面那条街,从左边数第六个巷子,进去后右拐,第五家,那里绝对有你们想要的东西。”
穆母和阮诗韵对视一眼:“您可帮了我们大忙了,谢谢。”
这年头,物资匮乏,有不少东西都限量供应,就算手里有票,有钱都买不到。
在这种趋势下,黑市应运而生,他们大部分时候,都是晚上出来,白天想找,难上加难。
俗话说的好,福祸相依,只要你想要的东西,在黑市里都能找到,又不要票,但价格却比供销社里的翻了一倍。
以前在养老院做义工的时候,老一辈的人经常提起以前的事情,说起黑市的时候,神采飞扬,勾起了阮诗韵的好奇心。
现在终于有了机会,肯定要好好转转。
两人快到巷子口的时候,就瞧见有两个人在巷子口放哨,越往里走,放哨的人就越多。
走进院子,这里跟普通的农家院天壤之别,就像个小型菜市场,不同的是,每面墙上都有好几个门,还都通往不同的地方。
只要纠察队出现,这些人就会用最快的速度把消息传递出去,设法拦截,给予卖东西的商贩充足时间逃跑。
因为是白天,过来买东西的人并不多。
大家都非常有默契,不自觉的压低了声音,遇到心仪的,就停下询问价格。
这其中,还有几个举止怪异的商贩,他们前面什么都没有,就坐在凳子上,翘着二郎腿。
像这类人,他们手里都有紧俏货,比如鸡蛋,肉,粮食,票等等。
要是有人要的话,他们会先谈好价,再去取货。
之所以这么谨小慎微,是因为贩卖这些东西,是最赚钱的,也是最危险的,一旦被抓到,就会重判。
穆母没来过这种地方,好奇的同时,还有些害怕。
私人买卖是明令禁止的,要是被抓到了,不仅得挨批评,还得劳改。
纠缠队那些人,就像是开了天眼一样,不管他们躲到哪里,都能找到。
“诗韵,这可不是什么好地方,要不咱们还是走吧,我明天去早点就好了。”
阮诗韵见她这么紧张,赶紧安抚:“来都来了,买完东西,咱们就走,万一碰到纠察队的人,找个借口搪塞过去就是了。”
穆母点点头,下意识搂住阮诗韵的手臂。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她的心怦怦跳,有种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