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沈旭阴柔的嗓音打破了金銮殿上这死一般的沉寂。
nbsp;nbsp;nbsp;nbsp;他正在看一张绢纸——这是方才东厂内侍递过来的。
nbsp;nbsp;nbsp;nbsp;沈旭抬步走了下来,大红色的麒麟袍上头金线流光四溢,随着他的动作,仿若燃烧的火焰起伏不定。
nbsp;nbsp;nbsp;nbsp;他走到皇帝跟前,躬身道:“皇上,镇国公世子顾以灿已率兵回京,如今正陈兵在十里亭。”他眼中没有半点恭敬,略微上挑的眼角,反而带着一种兴味。
nbsp;nbsp;nbsp;nbsp;伏兵十里外。
nbsp;nbsp;nbsp;nbsp;皇帝脸色骤变,第一个念头就是:顾家要逼宫?!
nbsp;nbsp;nbsp;nbsp;顾知灼嘴角弯起了一个极小的弧度。
nbsp;nbsp;nbsp;nbsp;三叔父说兄长昨天夜里能到京畿,她就叫人捎了口信过去。
nbsp;nbsp;nbsp;nbsp;她让兄长挑在今日早朝前进京,在十里亭附近多逗留一些时间。
nbsp;nbsp;nbsp;nbsp;什么!?
nbsp;nbsp;nbsp;nbsp;就连原本做璧上观的众人也有些按耐不住了。
nbsp;nbsp;nbsp;nbsp;京中将领在领兵出征后,都需让将士归营,再自行前往宫中复命,交还虎符,这是常例。
nbsp;nbsp;nbsp;nbsp;顾以灿带走的是五军营,五军营的营地在十里亭以西,他却偏偏在十里亭陈兵不动。
nbsp;nbsp;nbsp;nbsp;这是想干什么?!
nbsp;nbsp;nbsp;nbsp;四下一阵骚动。
nbsp;nbsp;nbsp;nbsp;十里亭,这个距离太微妙了。
nbsp;nbsp;nbsp;nbsp;他若往西,就是带兵归营,现在不过是长途跋涉,稍做停歇。想要追究其心不臣其行犯上,也过于莫虚有了。
nbsp;nbsp;nbsp;nbsp;往北,就是返回北疆,从此二十万兵权在握,天高皇帝远。
nbsp;nbsp;nbsp;nbsp;而若直接往前,就是逼宫!
nbsp;nbsp;nbsp;nbsp;这个念头一起,就像疯狂生长的藤蔓紧紧地束缚着皇帝四肢,他不由手脚发麻,目光如刀一样剜向顾知灼,勃然大怒道:“顾家大胆。”
nbsp;nbsp;nbsp;nbsp;顾知灼无惧无畏,神情坦然:“皇上,顾家一向忠君,哪怕先父征伐一场,功劳没了不说,还死得不明不白,顾家也对大启也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nbsp;nbsp;nbsp;nbsp;谢应忱唇角噙着的笑意更加柔和,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插手,甚至也没有出声。
nbsp;nbsp;nbsp;nbsp;因为他知道,她从来都不是那种需要依附于人的娇花。
nbsp;nbsp;nbsp;nbsp;她能立于庙堂之上,稳稳地踩着皇帝的底线。
nbsp;nbsp;nbsp;nbsp;上一步踩过了。
nbsp;nbsp;nbsp;nbsp;这一步就又收回来,她的声调柔和了,委屈叹道:“皇上此言,让臣女难以适从。”
nbsp;nbsp;nbsp;nbsp;皇帝:“……”
nbsp;nbsp;nbsp;nbsp;是的。
nbsp;nbsp;nbsp;nbsp;顾以灿仅仅只是陈兵修整,没有任何忤逆之举。
nbsp;nbsp;nbsp;nbsp;逼宫更是不可能。
nbsp;nbsp;nbsp;nbsp;顾以灿带走的仅有三千五军营,哪怕调动千机营,也不过六千数。
nbsp;nbsp;nbsp;nbsp;而拱卫京畿的禁军就有十五万!
nbsp;nbsp;nbsp;nbsp;但仅仅只是修整吗?
nbsp;nbsp;nbsp;nbsp;顾以灿会不会干脆一走之了,回了北疆?!
nbsp;nbsp;nbsp;nbsp;到时候,哪怕他反了,世人也会觉得是自己是非不分,罔顾顾韬韬的功绩,顾以灿是为父不平,不得不反。
nbsp;nbsp;nbsp;nbsp;届时,就算他扣着了顾家一家老小的命又如何。杀了?顾以灿就再无顾虑!不杀,那就得好好养着,施以恩典,照样也给顾韬韬追封,入阁。
nbsp;nbsp;nbsp;nbsp;好算计!
nbsp;nbsp;nbsp;nbsp;皇帝胸口起伏不定,面色一阵青一阵白。
nbsp;nbsp;nbsp;nbsp;宋首辅心中暗叹。皇帝多疑,镇国公世子仅仅只在十里亭多逗留了一会儿,就足以让皇帝胡思乱想。
nbsp;nbsp;nbsp;nbsp;他不由想到了废太子。废太子是自小作为储君养大的,从幼时就跟在太祖皇帝和先帝身边听政,到后来,协理朝政,代君监国,贤明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