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不知道其中的内情。”六皇子神神叨叨的抱臂,昂首看着站在最前方的那对新人。
赵舫挑眉,看了眼六皇子得意的神情,便是知道这其中定有什么他不晓得的内幕。
崔时愿今日算是好不容易站稳在地面上。
她感受到自己站在宋暖情夫妇的前方,靖国公夫妇的面前,听到裴暨说的那番话,崔时愿微微一愣。
这人竟然是将一切的原因都推到他自己的身上,公婆对儿媳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公婆比丈夫还要重要,这是她上辈子用心筹谋的第一点。
“姐姐总算是来了,妹妹与二公子等了许久,错过了吉时不说,便是宾客们恐怕也等的有些心烦了。”宋暖情柔弱的开口道,说话的同时带着颤音,仿佛在暗示都是因为崔时愿才让大家等了那么久。
“妹妹说的是,今日本是大喜之日,是临安侯府与靖国公府怠慢,改日定放请帖开宴,向各位大人公子与夫人小姐们赔罪。”崔时愿端庄的转身,遥遥行礼道。
宾客们先不说心甘情愿的在国公府能够多待一会儿,便是有怨气,此时也因为崔时愿的落落大方而赞许的点头。
不愧是世子妃,未来的国公夫人,十六岁的年纪,已经初见威严的雏形。
“暨儿军务繁忙,身为臣子,理应以要紧事先忙,待三朝回门之后,我与新媳妇儿定亲自设宴,为大家赔罪,开始拜堂吧。”靖国公夫人含笑道,心中对待新儿媳的好感不禁加上了几分,开口却是一等一的威严。
此话一出,靖国公满意的点头,在场的宾客们亦是纷纷附和,赞许国公爷与国公夫人得了一个好儿媳。
宋暖情盖头下的面容气的扭曲,她一跺脚欲多言,却被裴淮暗中握住手,叮嘱道:“今日本是大喜之日,还请娘子多注重流程。”
宋暖情觉得裴淮这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和自己拜堂成亲,瞬间羞红了脸,乖巧柔弱的应了声。
“一拜天地施恩典,三生石前好姻缘,天作之合必图报,誓言海枯石也烂;二拜高堂,福寿双全,我心日月皆可鉴,龙飞凤舞呈吉祥;夫妻对拜,永结同心,夫妻天生是红颜,幸福恩爱到永远!春宵一刻胜千金,入得洞房意绵绵!”喜婆高喊着夫妻三拜,喜气洋洋的喊着新人入洞房。
新人们至此算是礼成,被同辈的年轻宾客们热热闹闹的拥簇着进入洞房。
靖国公抚着短须与国公夫人含笑对视一眼,满意的互相点头。
“如此,夫人可是心满意足了?”靖国公半开玩笑的问道。
“国公满意,妾身便满意。”国公夫人端庄温柔的笑道,在贴身嬷嬷的弯腰下抬手走向女宾的席面。
儿子娶亲,最开心的除了新人便是父母,此刻她迫不及待的,要去与家中孩儿未成婚的至交好友们炫耀儿子成婚,过不了多久就要抱孙子的得意。
“看来夫人很是满意如今的儿媳啊。”靖国公起身,抚着短须道。
“夫人满意,是因为婚事换了回来,不然怕是没有如今这副笑脸。”陈管家乐呵呵的站在身侧道。
“哼,说到这里,那临安侯当真是个糊涂至极的,宠妾灭妻,他当真做得出来!”靖国公冷哼一声,拂袖走向男宾席。
裴暨与崔时愿拉着红绸的两端,在拥簇中崔时愿跨过新房门槛,象征着新人婚后合家平安的马鞍。
“新娘跨马鞍,一世保平安!”
崔时愿在侍琴的搀扶下坐到喜床上,接下来身侧塌陷一处,是裴暨坐在了她的身旁。
“请世子爷挑新娘的红盖头,让大家一睹芳容!”安远侯赵舫在最前方高声喊道,身边全部都是凑热闹的兄弟们。
裴暨用条红布包着的秤杆挑开崔时愿头上的红盖头。
崔时愿抬眸,眼角微微上扬,在红烛的映衬下,仿佛有星光在眼底闪烁。
眼眸含情,秋水盈盈,红唇皓齿,玉颈如瓷。
这是崔时愿给人的第一直观印象,随后便是崔时愿白的发光,在红烛映衬的金线喜袍衬托之下,竟是比衣衫凤冠还要耀眼。
璀璨夺目,夺人心扉。
崔时愿的瞳孔聚拢,如愿对上裴暨的目光。
世子眉眼修长疏朗,眼睛里的光彩宛如润玉莹泽,柔和之中带着坚定,宛如画卷中走出的仙人,双唇微抿仿佛有些紧张与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