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这个正统,宋末崖山殉国的十余万军民认可吗?
说认了正统可以合理合法继承疆土,但关键你连一半都没继承到啊。
朱元璋的那笔笔过错,真的能被他那驱鞑复中的功劳给功过相抵了吗?
朱元璋到底是功过相抵,还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想来,这个答案只能留给史书,留给后人去评价了。
马秀英抬头望向苍天,目光也有了那么一瞬间的迷茫。
而钟山之上,一层厚厚的乌云压在天空,就好似有人驾云而来,停在上空似的。
周围只是阴天,唯独这一大朵乌云笼罩在钟山。
马秀英也在想,是不是常遇春在天上看着呢?
沉默良久,马秀英转身离去,现在啥也不想,就安心培养朱雄英就好。
让常家世世代代永沐皇恩,朱雄英这个常家嫡出外孙顺利继位,成为一代明君,就是对常遇春最好的交代了。
马秀英回来没多久,吉时就到了。
“开祭!”
伴随着礼部尚书的一声高喊,大典正式开始。
礼部官员吹奏丧乐,在场众人皆是心头一阵沉闷。
勤俭孝敬,不以贵富骄盈,妇德之懿诚,天下之表仪也,这句话就是对常氏的评价记载。
朕子标年已长,以尔常氏实朕功臣开平忠武王长女,相结为亲,今吉日在期,所宜先正其名,特以册宝命尔为皇太子妃,尚其思尔父勋,敬慎内仪,相以正道,用永于家邦。
昔年常氏封妃的场景在马皇后脑海中浮现。
只可惜,这个为朱家生下了嫡长孙,延续家族传承的功臣,嫁入东宫不过七年时间,便香消玉殒,世寿二十三。
终究是红颜薄命,成了皇权牺牲品。
“呜呜,母妃,雄英想您了。”朱雄英跪在一旁抹着泪。
礼部尚书也念起了祭文。
维洪武十五年十一月,臣等怀着无比沉痛之心,谨以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太子妃之陵前,吊之以文曰。
太子妃常氏,秀毓名门,淑德昭彰,自幼聪慧伶俐,才情出众,声名远扬,二八年华,嫁入东宫,自此倾心相伴,与太子伉俪情深。
于府中,娘娘以仁心驭下,府内上下,皆沐恩泽,人人感怀,周旋于宫廷纷争,娘娘从容淡定,以智慧与温婉守护太子,护府邸安宁。
每有艰难,娘娘皆坚定支持,出谋划策,分忧解难。
奈何天妒红颜,命运无常,娘娘忽染病疾,药石无灵,虽竭力救治,终是无力回天,一朝仙逝,魂归九天。
娘娘之去,如星陨长空,令宫廷失色,众人悲痛难抑,往昔音容笑貌,犹历历在目,昔日贤良之举,永铭于心。
今设此薄奠,聊表哀思,愿娘娘在天之灵,得以安息,逍遥极乐,臣等定铭记娘娘教诲,秉持娘娘之德。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q4。。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