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当然了,你是小翁主的父亲,为父情急,一时冲动,口不择言也是可以理解的。”
nbsp;nbsp;nbsp;nbsp;“可在这个紧要关头,你不想着如何解决女儿的婚事,反而操心别人的安危,只怕就有些失了分寸了。”
nbsp;nbsp;nbsp;nbsp;张良语重心长的的教导着他,并不着痕迹的把谈话的重心进行了转移。
nbsp;nbsp;nbsp;nbsp;“说来,对于小翁主的婚事,你是怎么想的?”他继续问。
nbsp;nbsp;nbsp;nbsp;“我只能忍痛割爱了。”提起这个,林清源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甚至都心痛到别开了眼眸,回应的声音都在颤抖。
nbsp;nbsp;nbsp;nbsp;“那小翁主就是要远嫁了?”张良听到这儿,也有些不忍。
nbsp;nbsp;nbsp;nbsp;“是。”林清源艰难的点了点头。
nbsp;nbsp;nbsp;nbsp;“你已忍痛割爱,那就不妨把声势做的再大些,女儿要远嫁,亲人朋友都不能陪在身边,那么能保护她的,除了丰厚的嫁妆,莫过于为国出使的名头。”
nbsp;nbsp;nbsp;nbsp;“而要做到这点,只能设法给陛下施压,派人通知匈奴使团前些日子朝堂上发生的事吧。”张良是真心想为林清源,也为小翁主做点什么,所以他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nbsp;nbsp;nbsp;nbsp;“留侯是想借由这件事,使得匈奴人提出抗议甚至是威胁,然后我再主动提出嫁女,以全这为国出使的名头吗?”林清源知道这其中的好处,可他就是不情愿。
nbsp;nbsp;nbsp;nbsp;“可留侯啊,这样的话,我成什么了?我这是嫁女儿,还是卖女儿啊,还配当人家的爹吗?”他觉得这简直就是侮辱。
nbsp;nbsp;nbsp;nbsp;“这外人的眼光和议论,难道还能比小翁主得了实惠更让你看重吗?清源,莫要意气用事。”张良皱紧眉头提醒他别说这些虚的了,现如今还是正事要紧。
nbsp;nbsp;nbsp;nbsp;“……”,林清源何尝不知对方说的有道理,可他这心里,就是委屈的厉害,眼睛也酸涩的很,仿佛下一秒就要落下泪来,可最后,他还是点了点头。
nbsp;nbsp;nbsp;nbsp;为了女儿将来能过得好些,他什么都愿意承受。
nbsp;nbsp;nbsp;nbsp;“那叔孙通他们的事呢?我就什么都不做吗?”不过这会儿他还没忘了那些火上浇油,把事情弄到更糟的家伙,更不甘心自己要受骨肉分离之痛,对方却毫发无损。
nbsp;nbsp;nbsp;nbsp;“你当然可以打压他们,但是要适度,而且要有其他正当理由,以免被按上公报私仇的罪名。”
nbsp;nbsp;nbsp;nbsp;张良体谅他,而且儒法两家也确实做的不地道,所以才提了这样折中的建议,意思是,让他在处理对方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特别是后面的才是更重要的。
nbsp;nbsp;nbsp;nbsp;“……我知道了。”林清源闻言,沉默了一会儿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nbsp;nbsp;nbsp;nbsp;于是他们先把报复儒法两家的事搁在一旁,而是专注给匈奴使团散播了消息。
nbsp;nbsp;nbsp;nbsp;得到汉朝人用小翁主的生辰八字占卜出了母仪天下的命格,领头的匈奴使臣左大将呼衍氏第一反应是大喜。
nbsp;nbsp;nbsp;nbsp;因为这个结果正和十多年前匈奴王庭的祭司们占卜出的结果一模一样。
nbsp;nbsp;nbsp;nbsp;也就是说,这桩婚事必然是大吉的存在。
nbsp;nbsp;nbsp;nbsp;但随即,左大将呼衍氏就听到有大汉的朝臣建议把小翁主留在长安,并和他们的太子殿下订婚,而不是远嫁匈奴时,他就从欢喜变成了愤怒!
nbsp;nbsp;nbsp;nbsp;他认为汉朝人这是羞辱,更是不讲道理了。
nbsp;nbsp;nbsp;nbsp;就算男方候选人同为一国太子,从身份上看并没有高低之分,可他们匈奴早就定下了小翁主为未来的大阏氏,而汉人是今年才提出这个建议的。
nbsp;nbsp;nbsp;nbsp;也就是说,若要论个先来后到,也应该是他们匈奴的王子更胜一筹才是。
nbsp;nbsp;nbsp;nbsp;而且当年汉匈联姻的国书上也写的清清楚楚,婚约早已定下,且两国之间也因为这桩婚事的存在而保持了十数年的和平,如今汉朝人说反悔就反悔,实在是可恶至极!
nbsp;nbsp;nbsp;nbsp;而匈奴人从来也不是受了委屈不说的性格,更别提,此时匈奴的国力和汉朝相当了。
nbsp;nbsp;nbsp;nbsp;有底气,有身份,那左大将呼衍氏自然不带怕的,当即就找上了负责接待他们的汉朝大臣,强硬的表示如果汉朝悔婚,那他们匈奴也不是好欺负的!
nbsp;nbsp;nbsp;nbsp;如果汉人不想联姻以求和平,那他们匈奴人也不介意使用武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nbsp;nbsp;nbsp;nbsp;接待他们的汉臣自然不敢隐瞒这等威胁,立刻就把消息传递到了宫里。
nbsp;nbsp;nbsp;nbsp;本来这种事应该私下里谈更容易解决些,可林清源和张良之前商量着要把事情闹大,也就暗中用了些手段,使得这个消息在*刘盈召开大朝会的时候传进了宣室殿。
nbsp;nbsp;nbsp;nbsp;而这如此直言不讳的战争威胁也瞬间让大臣们炸了锅,众臣议论纷纷,都在讨论到底要不要为了留住小翁主而和匈奴发起大规模的战争。
nbsp;nbsp;nbsp;nbsp;其实人人都清楚,如果从利益得失的角度来看,联姻反而比开战划算多了,可偏偏大家也都知道,陛下和太傅根本不愿意把小翁主嫁给匈奴人。
nbsp;nbsp;nbsp;nbsp;如果他们开口说联姻比战争好,纵然最后达成了和谈的结果,估计陛下和太傅也会记恨上自己,聪明如这些朝臣,又怎么会搞这种后患无穷的事呢?
nbsp;nbsp;nbsp;nbsp;就算真的要干,那也得让别人去干,他们坐享其成就好了。
nbsp;nbsp;nbsp;nbsp;也就是说,现在人人都想要好处,却又不肯开口说话。
nbsp;nbsp;nbsp;nbsp;而叔孙通和张恢本来能跳出来反对的,可他们两个因为筮者的死,还处在被刘盈怀疑的状态下,如今也不敢随意表态,只能假装和一旁的同僚商量着。
nbsp;nbsp;nbsp;nbsp;可坐在上首处的刘盈就心急如焚了,他甚至亲自怒斥了匈奴人的威胁,可大臣们虽然纷纷附和他,但仍是不肯在汉匈是战是和的问题上表态,只含糊的敷衍着,这也让刘盈甚为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