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着他是汉人,是义父的亲子;就该回归汉家,却从未想过这会给他带来如何的落差,也从未想过他的心情会是如何;执著着要他回归大宋,却忘记了差异早就存在。
生活是残忍又现实的,柴米油盐的琐碎会让很多自以为崩塌。
他所受的教育和自己截然不同,卖艺在她心中是自食其力的生活,并不可耻;但他也许并没有那么想……他有傲气,自小养成;一时三刻无法改变。
他正在努力,但也许并不容易……
是不是该将那三千银票拿出?!
从白驼山离开时候,她们所赠的银票并没有动用;她本身并不奢求,又织布洗衣,日子温饱足矣;不知为何心中就是不愿他花用白驼山所赠。
“念慈,别多想了。”杨康见她抱着孩子,却久久不说话;安抚的搭在她肩头“我会想办法的。”大不了看看有没有体力活。
卖艺这活要看天吃饭,已经十多天的阴雨了。
“不用着急。”穆念慈反握住他的大手,那养尊处优的手已经有了生活的磨砺“家中还有些银子,再等几日看看吧。”就是不用三千银票,几百两的散碎现银还有大部分没有用。
九儿出手很大方,但她花的节约。
“念慈,对不起,我真没用。”求职屡屡受挫,自己的聪慧怎会在民间而无建树呢?!
穆念慈连忙摇头“不是你的错,如今兵荒马乱的,大家的日子都不好。”
“念慈,康儿?”门外传来了李萍的声音。
穆念慈和杨康对视,杨康连忙开门迎出。
院外,李萍打着伞,挎着竹篮子。
“郭大娘,下这么大雨您怎么来了?”杨康很敬重李萍。
一开始他不觉这个普通妇人如何,但相处下来;发现她是真的当他儿子一般,非常照顾他,她为郭靖做衣裳一定会做上第二件;这让失去所有长辈的杨康非常感动;不久也拿她当亲人了。
伸手将装了很多重物的篮子接过,扶她进屋。
屋内,穆念慈放下了孩子,也迎了出来;手中拿着干净的帕子“大娘,快擦擦。”说话间,递过去给李萍,转身给她倒了一杯热茶,这天气雨其实已经不冷,但江南的阴雨还是让人觉得稍许阴寒。
杨康将篮子放在桌上。
穆念慈一瞧“大娘,这是?”
“康儿,过会儿去我那里扛米过来。”李萍擦着身上的雨渍“那孩子又派人送来许多米面鸡鸭,靖儿又不在,我一个老太婆哪吃的了那么多。”
“大娘,郭大哥总要回来的。”穆念慈知道李萍口中的孩子是谁“更何况,那是九儿给您的!”她不想受她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