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一来二?去的,手臂上挂着的衣服是?越来越多。
乔珍珍虽然进?价便宜,但衣服的质量绝对不差,只是?款式没有那么新潮罢了。再加上她卖价便宜,还不用?布票,摊子一支出?去,自是?供不应求。
中间还出?现了好几位客人看中同一件衣服的情况,李爱红急忙指挥三轮车的邹静把存货翻出?来,这才免去一场纷争。
一家三口虽有些手忙脚乱,却难得没出?什么岔子。
这就不得不夸奖乔珍珍有先见之明了,知道邹叔一家都是?生手,平日也不是?什么能说?会道之人,她明码标价,省去许多讨价还价的工夫。
等乔珍珍一到,人手就更是?充足了,中途邹叔还回去补了一趟货。
一直忙到九点,人流量变少,乔珍珍便打算收摊了。
邹叔本来就觉得自己夫妻俩的工资受之有愧,现在好不容易看到有钱入账了,自是?舍不得走。
就连李爱红也提议,干脆以后从早摆到晚,中午她和?邹勇回去一个人做饭就是?了。
乔珍珍只说?白天还有其?他?事要让邹叔办,这才收了摊子。
等回去一算账,一早上的时间,就卖了800多块钱,其?中女人孩子的衣服卖得最多。
乔珍珍心里有了数,做生意的那把火也越烧越旺,当天便给乔父打了电话,说?自己暂时不回去了,她要找铺面开店。
接到电话的乔父傻眼了。
*
因为摆摊的地点在菜市场,每天早上六七点是?最忙的时候。
邹叔昨天去晚了,摆摊的位置不好,今天为了抢占一个有利位置,四点钟就踩着三轮车出?发了。相?比于第一天的忐忑不安,今天的他?显然信心大增。
李爱红则是?在家里做完早饭,再带着邹静一起前往菜市场。
乔珍珍也会过来帮忙,等挨过最忙的那一阵,便把摊子留给邹叔一家照看。她自个则是?四处转悠,打算在周边找个铺面。
很快,她就盯上了菜市场出?入口主街道上的那几间砖瓦平房,里面全都打通了,是?个大开间,面积宽敞,再加上又临街,做生意正正好。
乔珍珍一打听,才知道这几间平房属于纺织厂,原是?用?来做展示用?,后来纺织厂搬到了新区,老厂废弃了,这一排平房就都闲置在这。
两天后,乔珍珍找到纺织厂的领导,以一个月50块钱的租金,顺利租下了这几间平房,后面还带了个仓库。
合同签的十年,租金原是?要一次性付清,但乔珍珍考虑到马上就要进?货,铺面还得装修,所以只先付了一年的租金,剩下的租金答应在半年内补齐。
合同一签,乔珍珍便开始着手装修。
她倒也没打算装得太?高档,只要走进?来干净明亮就够了。所有的电路重做,大门窗户换新,再把墙面刷白,地砖就用?原来的,服装展示架找原先的焊工来焊,再订做一个门头。
这些事她通通交给了邹叔在跑,一些他?能干的活,他?自己就包揽了,卫生是?他?和?李爱红一起在搞。等到乔珍珍后面算账时,才发现装修压根没花几个钱。
在此期间,摆摊也不必再去菜市场里抢位置了,现在有铺面有仓库,铺面虽还不能用?,但门口那一片空地用?来摆摊却是?极好,还能提前预热下店铺。
工作量骤减,李爱红拿工资拿得心下不安,干脆延长营业时间,从早上六点摆到晚上六点,还能顺便盯着装修。她甚至连家里的锅碗瓢盆都带来了,仓库外?面随便找个空地就能开火做饭。
乔珍珍见状,哭笑不得。
因为货卖得比想象中的快,一整个暑假,乔珍珍没回过家属院,反倒赶在开学前,又带着邹叔去了几趟南边。
最后一次,她只补充了少量的夏装,主要拿的还是?秋装,和?之前的拿货思路相?同,什么便宜拿什么,这个年代的服装质量还是?很够看的。
乔父久等女儿不回,八月末,怒打一通电话,臭骂乔珍珍不务正业,整个人钻钱眼里了!
乔珍珍摸摸鼻子,没敢顶嘴。
其?实她除了赚钱,还是?干了件乔父所谓的“正事”。
第一次南下,她就清晰地看见了经?济复苏的信号。之后回到首都,她忙里偷闲,独立完成了一篇关于改开后沿海经?济的论文,并交给了教授修改。
在经?历完大浩劫后,她的选题具有开创性,甚至是?有些大胆,难得是?还有一定的前瞻性,在一众保守派中独树一帜。
于是?,在她不知道的时候,这篇论文经?过教授的推荐,登上了政府内部?刊物,并送到了最高领导的办公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