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法的课堂讨论总是最热闹的。史密斯教授喜欢抛出一些极具争议的案例,让学生们辩论。顾思意总是那个牵头羊,虽然他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因为太抢风头而被孤立,以前就总这样,但他还是我行我素,毫无顾忌展示自己的出色。
交朋友又不是靠舔来的,他不在乎这个。
最令人头疼的是法律研究与写作,每周两篇casebrief让他经常熬到深夜。
午休时,顾思意常常一个人抱着厚重的判例集躲在图书馆角落发呆,一边看书一边和陈玦发消息聊天。
十月八号,周四,顾思意第一次参加辩论社新生培训。
他特意穿了身正装,推开那扇近两百年历史的橡木大门,穿过陈列着历任主席照片的走廊。
这里的每一寸空气都浸润着精英的傲慢——丘吉尔、撒切尔、布莱尔,都曾是这个殿堂的主人。
礼堂里座无虚席,近百名新生挤在一起。
主席台上,一个戴金丝眼镜的学长正用优雅的牛津腔介绍社团历史。
顾思意坐在他能找到的最好位置,两旁都是白人,没人注意这个沉默的亚裔男孩。
“要我说,能当个会员就不错了。”背后的男生主动凑到顾思意旁,和他打招呼,“你好,你是哪里人?新生吗?”
顾思意点头:“你好,我是中国人。你也是吗?”
对方摇头:“No,senater,我是新加坡人。”
顾思意:“……你普通话说得不错。”
对方笑起来,和他握手:“我是邱耀,法学院大一,我在物权法课上见过你,你叫Nathan对吧。”
邱耀很快和他自来熟了,他压低声音:“Nathan你知道吗?月底有个新生选拔赛,能进校队的不超过五个人。去年全是PPE系和法学院的天才,随便一个都能把我们这种菜鸡吊起来打。”
“是吗……”顾思意词不达意,“我听说每周四晚上有常规辩论?"
“对,但那是给‘正式队员’练手的。我们这种交会费的,最多打打新手赛,给人当陪练。”邱耀摇头,“你看那边那几个?”他指了指前排的几个金发碧眼、十分打眼的学生,“前排那些人,就是PPE和法学院的大神们。PPE可是‘首相摇篮’,每届首相都是从那里出来的。他们从伊顿公学一路打辩论打到牛津,跟现任主席都是校友。”
他叹口气:“我们能在新手赛上露个脸就不错了。这里虽然表面说是人人平等,但圈子比英国议会还要封闭。都喜欢抱团。”
顾思意:“中肯。”这里没有平等。但也很正常,平等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参加完这个没什么意思的新生培训,他和邱耀加了好友,就回了宿舍。
晚上,顾思意给妈妈打视频:“妈妈,我交到新朋友了,是新加坡来的,他人很好……”
和妈妈聊完,他又给陈玦发消息:“今天去了辩论社学习,人很多,不过没几个亚裔脸,我交了个朋友……”
他事无巨细地告诉陈玦每一天的生活,今天课上遇到了什么问题,午饭吃了什么,新交的朋友来自哪里,小组会议里都有哪些人,大家说话各自有什么口音,有没有烦人精,虽然陈玦回复简短,但顾思意知道他一定都看了。
Week2的周五,上午犯罪法的课后。
“梁叔!”顾思意拖着行李箱走出法学院大门,十月罕见的阳光透过乌云照在他身上,映得他白皙的皮肤几乎透明。这段时间的紧张学习让他消瘦了些,但眼睛依然明亮。
梁叔惊讶:“这么多东西要带回家啊?”
顾思意很喜欢“回家”这两个字。
“宿舍快放不下了,我拿些放家里。”
他背着鼓鼓的书包,里面装满了准备作业和辩论赛要用的资料,有些在线图书馆找不到,他特意去借的。
车上,顾思意翻着笔记本。
为了准备选拔赛,他每天都在整理英国近年的热点法律议题,司法改革、数据监管、移民政策……即兴辩题最考验选手的反应能力和知识储备,他需要大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