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上次她和琴琴去粤西出差,后来梁晓莉又打电话给她,说是和罗珺吵架了,带着孩子没地方去,电话里就哭到不行了。
nbsp;nbsp;nbsp;nbsp;她开车过去接的人,又给母女俩租了个房子先住着,后来怎么样她也没主动问,倒是梁晓莉跟她说找到工作了,老板人还挺好,允许她带孩子上班。
nbsp;nbsp;nbsp;nbsp;第159章第159章
nbsp;nbsp;nbsp;nbsp;阳春三月,梁昭准备在粤西租个地方开公司。
nbsp;nbsp;nbsp;nbsp;看了好几个地方都不太满意,要么是位置不好,面积不够,要么就是租金太高,大大超出她的预算,跟中介扯皮了好几天都谈不下来合适的租金,她就想再看看别的。
nbsp;nbsp;nbsp;nbsp;陈芜知道后就将自己公司那栋楼腾出一层给她用,连办公设施都一并给她弄好,还让自己公司的人事部帮她招人。
nbsp;nbsp;nbsp;nbsp;梁昭象征性的表示感谢,然后就被陈芜拽到床上折腾了一晚上,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都没醒来,而且腰酸背痛腿软了好几天。
nbsp;nbsp;nbsp;nbsp;果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什么都要付出代价。
nbsp;nbsp;nbsp;nbsp;随着工厂的进一步扩产,品类增多,除工人之外也需要合适的管理人才,不是招这些人来管理工厂,而是要她们在外面挖掘更多有意向合作的商家并且积极促成这些合作。
nbsp;nbsp;nbsp;nbsp;她的货并不是只供应给万佳,销售渠道是有很多的,从最开始的小超市到现在的商超,涵盖面非常广,不过都是集中在粤西,她想将市场往外扩就需要专业人才了。
nbsp;nbsp;nbsp;nbsp;最早那批跟着她干的人肯定是有功劳的,她会给她们安排合适的岗位,工资和奖金也相对提高,但不会让她们做管理岗。
nbsp;nbsp;nbsp;nbsp;原因有很多,主要还是为了避免日后麻烦,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给她们太高的职位。
nbsp;nbsp;nbsp;nbsp;现在职位最高的就是七婶和其他几个小组长,也仅限于此了,再往上是不可能了的,学历和眼界不足以支撑起公司未来的发展。
nbsp;nbsp;nbsp;nbsp;她对阿喜和梁琴琴的考核也逐渐严格,并且私下找她们谈过话,她是希望两人能接着为自己做事的,对两人有很高的期望,也愿意花钱大力培养,前提是她们要懂得上进,不要让自己失望,如果她们的能力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交代给她们的工作无法再胜任了,那就只能留在原地等待被代替。
nbsp;nbsp;nbsp;nbsp;这个世界是残酷的,到哪都一样,她不会因为这些人是自己的亲族、朋友就区别对待,她向来对事不对人,有能力的人她肯定会重用,资质平平的就只能被淘汰。
nbsp;nbsp;nbsp;nbsp;以前她的一个很要好的老友说过一句话,她觉得很有道理。
nbsp;nbsp;nbsp;nbsp;——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竞技场,每一场都是淘汰赛,不想自己被淘汰那就拼命将对手干掉。
nbsp;nbsp;nbsp;nbsp;工厂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干活懒散、迟到早退、不服从管理等问题,都是因为顶头管理的人跟下面的人是亲族关系,很多话碍于情面不好说的太绝,对这些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至于底下的工人更加不知道收敛。
nbsp;nbsp;nbsp;nbsp;公司招到合适的人之后,各种管理制度也随着一并下发。
nbsp;nbsp;nbsp;nbsp;原来工厂没有厂长管事,一直是由梁琴琴和阿喜商量着去管,现在梁昭将她们两个抽调出来并入公司的运营部和市场部。
nbsp;nbsp;nbsp;nbsp;阿喜任运营总监,负责公司的品牌推广和策划以及所有平台账号的运营,目前运营部新老员工加起来有二十人。
nbsp;nbsp;nbsp;nbsp;梁琴琴任市场部经理,负责维持和开发产品市场,这跟她原来学的专业也对上了,对她来说并非是全新的挑战,所以做起来要顺手很多。
nbsp;nbsp;nbsp;nbsp;不像之前身兼多职,顾得了头又顾不上尾,很多东西她也不懂,要从头学,边学边做,确实很吃力。
nbsp;nbsp;nbsp;nbsp;梁昭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给她们两人升职的,从外面招总监和经理可以是可以,但都没有她们两个熟悉内部工作,所以还是想给她们一个机会,看她们能不能胜任。
nbsp;nbsp;nbsp;nbsp;将她们两人的岗位和工作细分之后,腾出来的工厂岗位空缺梁昭也没有从工人里头提拔,而是让粤西公司这边的人空降下去管理。
nbsp;nbsp;nbsp;nbsp;细化到高层(厂长和副厂长)、中层(生产主任、质检、设备、物流采购)、基层(车间主任、小组长),除了基层岗位,中层以上全部是空降人员。
nbsp;nbsp;nbsp;nbsp;人事和会计倒是保留了,但她们还是要归公司的人事经理和财务总监管理,定期要向上面汇报工作。
nbsp;nbsp;nbsp;nbsp;厂长一到任就对前段时间厂子里消极怠工的问题做了处罚,既然没人承认自己消极怠工,那就所有人一起受罚,扣三个月奖金。
nbsp;nbsp;nbsp;nbsp;并且要求以后打卡上下班,迟到早退都要扣工资,有事的也要请假,除法定节假日、年假、病假、婚丧假、产假不扣工资外,其余事假只要超过三个小时就按一天算,扣除当月一天工资。
nbsp;nbsp;nbsp;nbsp;每个月定期两次培训,每月一次考核,连续考核三次不合格的工人给予调岗或辞退处理。
nbsp;nbsp;nbsp;nbsp;这些规定一下来,整个厂子就吵的像菜市场。
nbsp;nbsp;nbsp;nbsp;大部分人觉得严格是严格了点,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反正她们又没犯事,只要老老实实上班不闹那么多幺蛾子,她们就能在厂子里做到退休。
nbsp;nbsp;nbsp;nbsp;厂子今年都给她们这些正式员工交社保了,以后看病能报销,退休以后还有退休金,可比在家种田好多了。
nbsp;nbsp;nbsp;nbsp;吵起来的小部分人就是之前消极怠工的,仗着年纪大了,又是梁家的亲族就随意迟到早退,还想把厂子里的东西偷摸往家里带,被七婶抓到过好几回,也警告过她们几次,她们全然不当回事,现在梁昭派人下来严管了才知道着急。
nbsp;nbsp;nbsp;nbsp;她们吵是没有用的,这个新来的厂长姓方,原来就是在别的厂子做管理的,做了十几年,厂子在她的带领下一直都很好。
nbsp;nbsp;nbsp;nbsp;后来是老板的小姨子进厂顶替了她的位置,她不愿意受那种人的管理就主动辞职出来了,她这样的人才到哪都不愁没工作,恰巧就被梁昭就捡了漏。
nbsp;nbsp;nbsp;nbsp;方厂长环顾众人,将她们的反应看在眼里。
nbsp;nbsp;nbsp;nbsp;厂子后面起了一栋宿舍楼,方厂长和其他几个管理人员都暂时住在这,条件还是不错的,一室一厅,又有单独的卫生间,吃饭就是在工厂食堂。
nbsp;nbsp;nbsp;nbsp;食堂是不久前才开办的,是为了方便工人吃饭,到了中午乌泱泱的全是人。
nbsp;nbsp;nbsp;nbsp;这种规模的厂子就是数完周边的几个乡镇也难找出第二家,梁昭能在家乡投资建厂是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的,厂子的效益越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就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