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章予晚等了等,不见后半句:“见晚晚?之后呢?”
nbsp;nbsp;nbsp;nbsp;任章予晚百般央求撒娇,谢桐再不肯说了。
nbsp;nbsp;nbsp;nbsp;因谢桐罕有事瞒着章予晚,直到月旬后,章予晚还时不时拿出来这事念叨,直听得百灵等人头都大了,便愈发感慨主子对表姑娘耐性极好。
nbsp;nbsp;nbsp;nbsp;五月的上京阴雨绵绵,宴请都少了许多,章予晚听闻章宁入京听审,喜出望外,连忙劳大理寺行了个方便,把大伯和大伯母安置在梧桐巷子里,日夜派人守着。
nbsp;nbsp;nbsp;nbsp;章予晚和亲人一番话旧按下不提,她如今外出受人瞩目,倒不好多去,便待在府中央着谢桐作画,她来题字。
nbsp;nbsp;nbsp;nbsp;章予晚父亲的字便极好,她自幼师承父亲,一笔小楷极具风骨,题了字后越看越得意,没少找谢桐讨夸。
nbsp;nbsp;nbsp;nbsp;到了五月末六月初,京中出了件地动山摇的大事。
nbsp;nbsp;nbsp;nbsp;孙岩领着大理寺将一桩惊天大案审了个水落石出,龙颜震怒。
nbsp;nbsp;nbsp;nbsp;自立朝就屹立京中的镇国公府轰然倒地,全家成年男子问斩、女子流放,连尚了长公主的世子也没网开一面。
nbsp;nbsp;nbsp;nbsp;许多公侯权臣跟着牌匾落地,一时闹得人心惶惶。在这种境况下,因沉冤得雪、光复门楣的章家都不起眼了。
nbsp;nbsp;nbsp;nbsp;直到事情尘埃落定,许多人才发现,章家已然成了天家信臣,眼见着炙手可热起来,此处按下不表。
nbsp;nbsp;nbsp;nbsp;便说圣旨下来那日,章予晚被谢桐送去梧桐巷子。
nbsp;nbsp;nbsp;nbsp;她起初还不知为何,到了晌午,太监捧来圣旨,为章家正名,章宁的职位比从前还高,另有赐宅等诸多补偿,恍惚明了谢桐之意。
nbsp;nbsp;nbsp;nbsp;两位堂姐紧紧抓着章予晚的手:“三娘,我没听错吧,我们章家活过来了!”
nbsp;nbsp;nbsp;nbsp;章予晚点头,一时觉得身在梦中,又无比清醒地意识到这是现实,在家人激动的声音中,找到黄鹂问:
nbsp;nbsp;nbsp;nbsp;“嫂嫂呢?”
nbsp;nbsp;nbsp;nbsp;她想见谢桐。
nbsp;nbsp;nbsp;nbsp;黄鹂笑道:“长公主一早入了宫,想是还未回来。若是回来,定要来接姑娘的。”
nbsp;nbsp;nbsp;nbsp;章予晚点头,又点头。
nbsp;nbsp;nbsp;nbsp;一早入了宫是多早?
nbsp;nbsp;nbsp;nbsp;老太妃们不会一早宣谢桐,宫中无后,谢桐入宫能见谁?
nbsp;nbsp;nbsp;nbsp;今日有早朝,皇上也无暇见谢桐。
nbsp;nbsp;nbsp;nbsp;章予晚只是不爱动脑子,此时答案显而易见的就在眼前,不容她看不到。
nbsp;nbsp;nbsp;nbsp;谢桐定是上了朝。
nbsp;nbsp;nbsp;nbsp;她去了,才有章家这份荣宠有加的圣旨。
nbsp;nbsp;nbsp;nbsp;章予晚鼻头忽然酸楚,眼圈瞬间热辣,提起裙子往外跑。
nbsp;nbsp;nbsp;nbsp;“三娘?三娘你去哪儿?”
nbsp;nbsp;nbsp;nbsp;她去哪。
nbsp;nbsp;nbsp;nbsp;当然是去见谢桐,章予晚的眼睛明亮极了。
nbsp;nbsp;nbsp;nbsp;谢桐正乘步辇往宫外去。
nbsp;nbsp;nbsp;nbsp;她身后是下了朝后三两成群的朝臣,见惯长公主作风的老臣们老神在在,新晋臣子头次亲眼目睹这位长公主的风仪,此时满脸复杂中带着不自觉的敬畏。
nbsp;nbsp;nbsp;nbsp;方才殿中,朝臣们分成几派吵吵嚷嚷,尚且年幼的天子被这群强臣拱的压不住势。
nbsp;nbsp;nbsp;nbsp;长公主的声儿一从屏风后传出来,那些争得面红耳赤的臣子立刻成了鹌鹑,便是要表态说话,都轻声细语的像大家闺秀。
nbsp;nbsp;nbsp;nbsp;只有几个愣头青还在嘚啵嘚,被长公主拿来开了刀,片肉似的个个给片的老老实实。
nbsp;nbsp;nbsp;nbsp;饶是如此,朝臣对长公主仍心怀敬服。
nbsp;nbsp;nbsp;nbsp;旁的不说,只长公主肯大义灭亲这点,就比那些包庇姻亲的同僚们强,没得说!
nbsp;nbsp;nbsp;nbsp;连长公主都把驸马献出去了,你们还想护着七大姑八大姨女婿孙媳妇的,不合适吧?
nbsp;nbsp;nbsp;nbsp;此举一出,朝堂上下再没了其他声音。
nbsp;nbsp;nbsp;nbsp;这厢,谢桐到了宫门口,明眸一扫,果真瞧见了自家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