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弈耐心十足地说:“修好了,您拿回去以后密封好,一般情况不会再坏了。”
“哎,好,好!”
吴奶奶的女儿在手机上付过尾款,又感谢了沈弈一次,有些激动:“太谢谢了,我妈小时候没上过学,就是靠着这本书一点一点把字认全的。这本书对她来说很重要,谢谢你修复了它!”
在那个年代,女儿家普遍不能上学,更不认得什么字,吴奶奶渴望念书,但家里实在太穷了,供不起她,她很懂事地放弃了。
但还是不甘心,隔壁的哥哥去学堂念书,她就跟着偷偷去听。教室里传来书声琅琅,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等下了学,她又跟隔壁的哥哥借书,问他今天学的是哪一段,然后对照自己听到的,强行把字认下来。
再后来,隔壁哥哥升学了,这本书就送给了吴奶奶。
再后来,吴奶奶想尽办法,把这本书上的生字认全了。
等长大一点,吴奶奶进了城工作,因为认识字,找到了一份还算可以的工作。
而其他不识字的同龄人,则远没有她这样幸运……
这么多年,吴奶奶都把这本书带在身边,时不时翻看。对她来说,这本书意义非凡,可以说是改变了她的命运。
说到这,吴奶奶特别开心地走过来,皱纹也变深了,拉着沈弈的手:“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好!活了这么大岁数,都不知道还有干这个的,还是我孙女经常上网才知道的,我回去一定要多发朋友圈帮你宣传,让更多人知道你!”
老人家的感谢就是这么朴素,她认为沈弈需要网上宣传,而她认为互联网就是“微信”,发在微信上,一定就会被很多人看到!
沈弈也不反驳,只微笑着连声说好,谢谢吴奶奶帮他宣传,就这样在感谢声中把吴奶奶以及她的女儿送回了小区。
天色渐暗,路灯亮起,不知名的高大树影投下来,程灵靠在车边,看到沈弈从老旧小区里走回来。
“走吧,上车。”
再次上了车子,驶向另一个方向。
程灵看着不断倒退的一盏盏路灯,突然冒出一句:“能把一个损坏的东西复原,这事儿确实挺酷的。”
沈弈定了一下,抬眉看她:“怎么了?”
“没有。”
程灵摇头,紧接着,又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有没有价值这件事,谁也说的不算,对不对?”
听到吴奶奶女儿说出的那番话,程灵突然想起拍摄那天发生的事情。
那天,康以不让沈弈修《千家诗》,要求换一本更有价值的古籍。
可是对吴奶奶而言,《千家诗》真的就比《永类钤方》差吗?
沈弈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淡淡地说:“从普世价值来说,《千家诗》肯定是不值钱的。”
可是,一个物品的价值究竟如何衡量?
单纯的依凭价格,稀有程度?绝世珍品?依凭这些世俗的眼光吗?
“但是,平平无奇的东西,也会是别人无价之宝。”
“而我能做的,就是修好每一本书,无论它是多么微不足道。”
不知道为什么,程灵忽然就想起了她转学那天,看到别的班女生给沈弈递情书这件事。
她以为沈弈这样性格的人,势必会丢到垃圾桶里,或者不屑一顾,不把这情书当回事。
没想到他也是用心收下了,没有不尊重别人的喜欢。
这样说来,对沈弈的好感,应该就是从那个时候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