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第261章nbsp;nbsp;“或者我们可以到逻些再谈一轮。”
nbsp;nbsp;nbsp;nbsp;有洛北举荐,解琬果真未曾多问,真的要带着王翰上谈判场。可王翰自己却心里没底。就在使团出发之前,王翰还穿着一身板正的学士青袍,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在洛北的大帐里转来转去。
nbsp;nbsp;nbsp;nbsp;洛北本对着地图处理几处草场的划分,见他转得实在迷茫,只得开口:“王翰兄,何以至此啊?”
nbsp;nbsp;nbsp;nbsp;“洛将军可别取笑了。叫我舞文弄墨,教导学生,容易。这两国相谈的谈判场,我可是第一次上。”王翰几乎是求救似的看着他,“洛将军是谈判的高手,就没个什么锦囊妙计给我么?”
nbsp;nbsp;nbsp;nbsp;阙特勤也在帐内,同洛北一道把目光放在地图上,闻言只笑:“来,我把我的佩刀给你,遇到谈不下去的时候,便把这刀拍在桌上,叫他们想清楚后果再说话!”
nbsp;nbsp;nbsp;nbsp;“又不是人人手中都有数万大军,数十万部众,这话我说出来怎么顶用?”王翰踌躇道,“可要是我丢了大唐的颜面,只怕我抹脖子自刎也换不回来!”
nbsp;nbsp;nbsp;nbsp;洛北和阙特勤交换一个眼神,也笑道:“我看阿阙将军这话说得不无道理,如今是吐蕃求我们停战,又不是我们求他们停战。想着如何能够达成更好条件的应该是吐蕃人。至于我们嘛,只要四个字。”
nbsp;nbsp;nbsp;nbsp;“哪四个字?”王翰瞪大双眼。
nbsp;nbsp;nbsp;nbsp;“将计就计。”洛北笑道。
nbsp;nbsp;nbsp;nbsp;“你这是说了等于没说!”王翰笑骂他一句,还没来得及多问,就被解琬派来的使节叫走了。
nbsp;nbsp;nbsp;nbsp;等他走远,洛北和阙特勤才笑起来,笑声传到王翰耳中,搞得他也忍不住笑起来,直到吐蕃使团的骑队近在眼前,才收了声。
nbsp;nbsp;nbsp;nbsp;饶是如此,等到吐蕃大论乞力徐带着吐蕃使团入得帐中,王翰袖中的手臂还是忍不住轻轻颤抖起来。
nbsp;nbsp;nbsp;nbsp;双方互相道礼,各自坐下。洛北抽了个出身吐谷浑家的亲卫来给他们当译语人,这次也由他开场。那青年人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地说了半篇,才把话头交给乞力徐。
nbsp;nbsp;nbsp;nbsp;乞力徐的声音比之前更沉,音节里似乎有高原的风雪:“吐蕃愿接受大唐的条件,以苏毗以东尽数赠大唐。但希望文书上自此平等相待,不以蕃臣相属。”
nbsp;nbsp;nbsp;nbsp;王翰的指甲掐进掌心,吐蕃人这是什么意思?称降,却不称臣?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nbsp;nbsp;nbsp;nbsp;好不容易等到乞力徐说完,他才开口:“大论可知《春秋》记载的践土之盟?当年晋文公召周天子狩于河阳,孔子书曰天王狩于河阳。今日吐蕃既愿献地,何以不敢称臣?君臣倒错,只怕我们没有办法和长安交待!”
nbsp;nbsp;nbsp;nbsp;他故意像提点不注意听讲的学生那样提高尾音,果然引得吐蕃使团的众人眉头紧皱。
nbsp;nbsp;nbsp;nbsp;乞力徐的手在袖中摩挲了数下手指上的绿松石戒指,似乎在下一个很大的决心。片刻之后,他以更迟缓的汉话开口:
nbsp;nbsp;nbsp;nbsp;“如若大唐愿以两国相待,吐蕃愿将苏毗故地七百里也献给天可汗”
nbsp;nbsp;nbsp;nbsp;王翰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话中的玄机,苏毗之地本要永为两国闲壤,如今却成了吐蕃人自己的筹码:“《春秋》有言,诸侯失地则名灭。”
nbsp;nbsp;nbsp;nbsp;他猛然起身,腰间的带钩撞在了案几上:“当年颉利可汗献定襄,太宗皇帝犹令鸿胪寺载入《平戎策》。不知大论今日所献之地,是要入《藩属表》还是《职贡图》?”
nbsp;nbsp;nbsp;nbsp;帐内空气骤然凝结。解琬微微颔首,他注意到乞力徐的喉结在刺绣的领口下滚动:
nbsp;nbsp;nbsp;nbsp;吐蕃人最怕大唐非要以突厥颉利的旧事相待,让赞普前往长安为质,让贵胄们也抛下部族和子弟前往长安——那意味着吐蕃彻底臣服大唐脚下,连自己的国号都不再保留。
nbsp;nbsp;nbsp;nbsp;忽而有个炭火噼啪的声响打破了帐中的沉默。乞力徐缓缓开口:“唐使何必拘泥虚名?我们愿意再让出那曲河以北的土地,但赞普与皇帝当以兄弟相称。”
nbsp;nbsp;nbsp;nbsp;话音未落,解琬的茶盏重重磕在案上:“昔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两家自此约为婚姻,赞普是大唐皇帝的外甥,何来兄弟之说?”
nbsp;nbsp;nbsp;nbsp;“你们不要欺人太甚!”吐蕃的一个使节终于忍不住,站起身驳斥道:“不要觉得打赢了一次仗就可以为所欲为,我们让步已经够多了,你们还想如何?”
nbsp;nbsp;nbsp;nbsp;“看来大论需要时间再想想。”解琬丝毫没有给吐蕃人留面子的意思,当即起身,“王翰,我们走。”
nbsp;nbsp;nbsp;nbsp;第一日的谈判便这样无功而返。王翰带着一脑门的不解回到洛北身边:“他们究竟是什么意思?愿意投降,却不愿意称臣?”
nbsp;nbsp;nbsp;nbsp;洛北道:“乞力徐久被我军俘虏,这是他回归逻些城之后,第一次代表吐蕃谈判。如果他不为吐蕃争些面子回来,他要如何向赞普交代?”
nbsp;nbsp;nbsp;nbsp;“那我们也不能为了吐蕃大论向吐蕃赞普的交代,就把自己的利益让了出去吧?”王翰一时有些不解他的意思,“他要以领土换两国君臣的名分,这对大唐可是大逆不道之举。”
nbsp;nbsp;nbsp;nbsp;“不必纠缠吐蕃人的提法。”洛北道,“我们只要咬死了两国名分不宜变更,乞力徐和吐蕃赞普都不能说什么。至于我们的条件,我有个想法”
nbsp;nbsp;nbsp;nbsp;“什么想法?”王翰好奇地望向他。
nbsp;nbsp;nbsp;nbsp;“当年文成公主下降吐蕃,为吐蕃带来一部《十善法》,松赞干布以此为圭臬,想用佛法推动吐蕃各部整合一统。”洛北温声解释:“只是此事非常难行,直到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相继去世,吐蕃各部依旧有信奉苯教的。如今吐蕃再度与我大唐和好,我们倒不如帮助吐蕃人,把这原来要推行的新政推行下去。”
nbsp;nbsp;nbsp;nbsp;王翰更是一头雾水了:“这,洛公子怎么越说越远了?”
nbsp;nbsp;nbsp;nbsp;“我想以遵行松赞干布遗愿为由,派出官员常驻吐蕃王庭,为吐蕃赞普‘垂问政事’。”
nbsp;nbsp;nbsp;nbsp;阙特勤听到这里,突然放声大笑:“妙啊!就像突厥当年派吐屯监察西域诸国,不出二十年,吐蕃贵族自会唯长安马首是瞻。”
nbsp;nbsp;nbsp;nbsp;王翰猛然反应过来,之前被阙特勤杀掉的石国父子,他们的封号便是“吐屯”。以吐蕃内政的混乱程度,若是大唐官员能够参与吐蕃政事,便等于在吐蕃朝堂上系了根丝线——这根丝线此刻看似轻柔,紧要时却能勒出血来。
nbsp;nbsp;nbsp;nbsp;王翰想到此处,一刻也不愿耽误,即刻要回帐中去研究吐蕃历史。洛北就挥了挥手,放他出帐去了。
nbsp;nbsp;nbsp;nbsp;等王翰的身影远去,阙特勤才凑到洛北身边:“你说的法子倒是很好,只是有一点不对。监国吐屯有监税之责,又有部族随行,才能有足够的力量摄取所在地方的国王宝座。可是”
nbsp;nbsp;nbsp;nbsp;“这便是我为什么要征召碛西各部愿意前往此地的子弟。”洛北站起身与他对视:“也是为什么我要苏毗永为闲壤,不得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