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洛北提领大军从木鹿城出发的那一日,波善活驱赶着一群牛羊进入荒野。他换下了王子的服色,和平民一般披着毡袍,脸上却是潇洒自在——他已经找到了将行的道路。
nbsp;nbsp;nbsp;nbsp;七月下旬,洛北终于率军回到了碎叶城。
nbsp;nbsp;nbsp;nbsp;那一日,碎叶城中张灯结彩,洛北一身玄甲打马走在最前,甫一入城中,便迎来一场的是有如壁画描绘般的花雨。
nbsp;nbsp;nbsp;nbsp;他身后凯旋的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盔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们行进在街上,高昂着下巴,眼神中满是自豪和骄傲。
nbsp;nbsp;nbsp;nbsp;街道两旁挂满了彩旗和灯笼,下方是无数前来迎接的百姓。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如同海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孩子们骑在父亲的肩上,兴奋地指着那些威武的士兵,眼中充满了崇拜。妇女们则手捧鲜花,准备献给归来的英雄们。
nbsp;nbsp;nbsp;nbsp;洛北骑在马上扫视四周,但见人人面色红润,神情愉快,两边街道商铺招牌整齐,不少地方还站了西域来的商人、学生,一直紧绷的神情终于稍缓。
nbsp;nbsp;nbsp;nbsp;朝廷调令只改任他为北庭大都护,并没有改变裴伷先的任命。裴伷先依旧是安西大都护府长史,换句话说,碎叶城的主政只有褚沅一人。
nbsp;nbsp;nbsp;nbsp;那时战事虽已大体见了分晓,但碎叶城中尚有无数政务等待处理:春耕、夏牧……事事都能压垮一个没有那么精干的朝廷官员,更不要说褚沅这样连个正式任命都没有的女官了。
nbsp;nbsp;nbsp;nbsp;如今的碎叶城百姓安居乐业,政通人和,可见褚沅的用心。
nbsp;nbsp;nbsp;nbsp;军队行进到城中的一片空地上,洛北率先下马,和一众军中将领和功臣快步走上搭建好的高台。城中各处都已经准备好了欢庆的盛宴。他转头望了一眼侍立在一侧的褚沅,示意仪式可以开始了。
nbsp;nbsp;nbsp;nbsp;褚沅轻轻颔首,向远方高扬双手——长号声先起,而后激越的鼓声、笙笛箜篌等一起奏响,那旋律顿时响彻全城。
nbsp;nbsp;nbsp;nbsp;这是大唐的军乐,也是太宗皇帝的凯歌,《秦王破阵乐》。
nbsp;nbsp;nbsp;nbsp;军中众人无不肃穆,城中百姓也应声而歌:
nbsp;nbsp;nbsp;nbsp;“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nbsp;nbsp;nbsp;nbsp;乐声一毕,洛北环视四周,声音洪亮而坚定:
nbsp;nbsp;nbsp;nbsp;“百姓们,多年前我率军收复碎叶城,曾在此向你们许诺,从那一日开始,和平和安定将会永远停留在碎叶城中。”
nbsp;nbsp;nbsp;nbsp;“如今我与众将士荡涤吐火罗,平定河中,西开波斯都督府,凯旋而归,碎叶城四周平定,暂无战乱之忧,我在此再度向诸位许诺。”
nbsp;nbsp;nbsp;nbsp;“自今之后,碎叶必将成为一座繁荣之城!”
nbsp;nbsp;nbsp;nbsp;他话音刚落,广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举杯相庆,整个碎叶城沉浸在一片欢乐和祥和之中。
nbsp;nbsp;nbsp;nbsp;几乎与此同时,奉命回朝的阿史那献也回到了长安,他几乎没在家中停留,只匆匆沐浴更衣,就来到紫宸殿拜见李显。
nbsp;nbsp;nbsp;nbsp;比起数年前他离开长安之前,李显的面色更差了,他说话的声音已经有些含糊,一些词句需要韦皇后来转达。但见到阿史那献时,他还是挣扎着挥手免了礼。
nbsp;nbsp;nbsp;nbsp;“朕与爱卿皆为多年颠沛流离之人。”李显感慨地握住阿史那献的手,“虽说朕贵为九五之尊,执掌天下,但比起爱卿,朕还是差了许多。”
nbsp;nbsp;nbsp;nbsp;阿史那献知道他此话的用意,但还是要试探性地问:“陛下这话,叫臣愧不敢当。还请陛下赐教。”
nbsp;nbsp;nbsp;nbsp;“朕可没有你的儿子那样一个好孩子。”李显苦笑一声,指了指自己的头,“这些年,但凡头风发作,朕还要把李院判找进宫中,用他开出来的方子治病。”
nbsp;nbsp;nbsp;nbsp;“犬子这点微末小伎,若能帮助到陛下,是他的荣幸。”阿史那献心中疑问万千,面上却不能表,还是低着头,等着李显的下一句话。
nbsp;nbsp;nbsp;nbsp;果然,李显开口问道:
nbsp;nbsp;nbsp;nbsp;“可你有这样一个好儿子,日后你要是和朕的皇妹有了孩子,这西突厥可汗的位置,你要留给谁呢?”
nbsp;nbsp;nbsp;nbsp;第204章nbsp;nbsp;“我的祖父是天子,我的父亲是相王,我是临淄王李隆基!”
nbsp;nbsp;nbsp;nbsp;阿史那献呼吸一滞。
nbsp;nbsp;nbsp;nbsp;这个问题暗藏玄机。
nbsp;nbsp;nbsp;nbsp;论亲论贵,皇帝自然会希望把西突厥可汗之位交给自己的亲外甥。但以洛北荡平西域,击退大食之功,做父亲的不予加赏,反倒褫夺了他的继承权。只怕消息出了长安,即刻就会在西域引起一场地震。
nbsp;nbsp;nbsp;nbsp;皇帝的这个问题,是在测试他的忠心,还是在询问他的意见?
nbsp;nbsp;nbsp;nbsp;“立嫡立长,国家传承之本。微臣不敢妄言。只是多年前承蒙皇恩,微臣已同洛北同往金山祭拜祖先,以其为臣长子,共告天地与诸部。”
nbsp;nbsp;nbsp;nbsp;阿史那献审慎地拿捏着语气:
nbsp;nbsp;nbsp;nbsp;“西域动乱方平,以洛北之功勋能力,尚不能定鼎乾坤,何况幼子乎?”
nbsp;nbsp;nbsp;nbsp;“长安城中消息,陛下已经降诏复立重俊为太子。”
nbsp;nbsp;nbsp;nbsp;即使洛北一再要求轻装简行,回归长安的队伍也足足排出了两里多,已经领了功勋准备回乡的士兵、河中、吐火罗和大食的使团以及护送他们礼物的仪仗队。洛北自己的卫队唐军的旗帜和乌特特勤的旗帜随风飘扬,几乎遮蔽了半个天空。
nbsp;nbsp;nbsp;nbsp;和离开长安的时候不同,褚沅这次是带着风帽骑马走在队列之中,此刻她读过手中的一张字条,又递给了洛北和张孝嵩。
nbsp;nbsp;nbsp;nbsp;张孝嵩对褚沅能获取信息的效率和速度百思不得其解,终于一日,他忍不住问褚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