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从她对褚源和他都下过死手开始,一切就注定了。
nbsp;nbsp;nbsp;nbsp;也不怪她会选择现在这条路。
nbsp;nbsp;nbsp;nbsp;夏枢离开后,长公主怔怔坐在位置上良久。
nbsp;nbsp;nbsp;nbsp;“他像是真为少爷过来的。”常嬷嬷叹道:“这下,殿下该放心少爷了吧。”
nbsp;nbsp;nbsp;nbsp;长公主苦笑了一下:“我一直担心他们把事情传得人尽皆知,让我成为宵儿的污点,也怕宵儿知道后会看不起我这个娘亲……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nbsp;nbsp;nbsp;nbsp;其实只要把她过去十几年的经历昭告出去,她就得精神崩溃,痛苦欲绝,李倓的形象也能毁了,为他们报得杀父害母之仇,但他们夫妻俩竟然都没想过用这点来报复她和李倓,甚至夏枢还劝慰她,不要用别人的丑陋与罪责惩罚自己……
nbsp;nbsp;nbsp;nbsp;这就是皇后命么?
nbsp;nbsp;nbsp;nbsp;长公主不禁内心发问。
nbsp;nbsp;nbsp;nbsp;那褚熙同为皇后命,是否也是这样的心性?
nbsp;nbsp;nbsp;nbsp;长公主望着殿门,怔怔出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nbsp;nbsp;nbsp;nbsp;常嬷嬷不太赞同她对元宵的过度在意,道:“殿下给了少爷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生活,千娇万宠把他抚养长大,不说需要他报答了,怎么得他也得感恩戴德,把殿下奉起来视之为恩人吧。看不起殿下?他哪来的资格。”
nbsp;nbsp;nbsp;nbsp;“嬷嬷不要这么说。”长公主回神,轻轻摇了摇头:“你从小照顾我长大,知道没有阿娘的孩子过得有多艰难,我只是想把自己没得到过的爱,自己想要的生活,都给他罢了。而且,后来你也知道我多痛苦,宵儿救了我多少次。没有他在膝下,这么多年,我坚持不下来的。”
nbsp;nbsp;nbsp;nbsp;她轻叹道:“一直以来他都待我孝顺恭敬,是我内心不安,想得多罢了,你不要怪他头上。”
nbsp;nbsp;nbsp;nbsp;“老奴也不想怪他,可想到他那不知愁的模样,就忍不住心疼殿下。而且,他若是争气点,像勇武侯一样在北地军里争个位置,何至于安王的大军到了,我们还不知晓……”
nbsp;nbsp;nbsp;nbsp;“我只希望他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并不想他掺和这些。”长公主喃喃道:“之前勇武侯打了胜仗,我夸了一句,说给王夫人长脸了,他就偷偷收拾东西,留书说要去北地找勇武侯,一起建功立业,说也要给我长脸,还说别人有的他也会为我寻到,不叫我这个阿娘羡慕任何女子。我派人快马加鞭拦住他,说想让他多陪陪我,他才回来。他不是不愿意,只是我不愿。现在想来,也幸好当时拦住了。不然这次,说不得会同我一起没命。
nbsp;nbsp;nbsp;nbsp;常嬷嬷见她喃喃自语中充满了对元宵的爱意,不由得轻叹一声,不再执着于对元宵的埋怨,说道:“那殿下是否要见他一面?”
nbsp;nbsp;nbsp;nbsp;长公主却依旧摇了摇头,态度坚定:“我谁都不见。”
nbsp;nbsp;nbsp;nbsp;燕国公是保皇派,一直坚定支持李昊,若不是与陆氏政见不合,几个月前被罢了官,宫变时,李昊又被爆非皇室血脉,他可能要带兵与她兵戎相见了。
nbsp;nbsp;nbsp;nbsp;国公府现在虽交到元定手上,燕国公不再理事,但褚源手下的追随者们未必不会对他曾经的立场以及他们父子两边下注的事有微词。若牵扯上她,国公府在外人眼里就是三边下注,元宵再不与她划清界限,肯定会成为旁人攻讦国公府多方下注的筏子。
nbsp;nbsp;nbsp;nbsp;她若在,可以给元宵依靠,她不在了,国公府就是元宵唯一的依靠,筏子当久了,情分又怎么会不磨完?届时失了国公府这个依靠,谁又能护他呢?”
nbsp;nbsp;nbsp;nbsp;长公主想到这些,眉眼间泛起了坚定,深叹一口气:“我得在走前,给他做好最后一次筹划。”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夏枢收到长公主的死训,是在第二日的下午,随着死讯传来的,还有长公主的三封信。
nbsp;nbsp;nbsp;nbsp;“撕了外裳,绑成布条,吊死在梁上的。”褚源道:“跟着她的老嬷嬷,等她凉透气了,才叫人进门,然后一头撞在柱上,随她去了。”
nbsp;nbsp;nbsp;nbsp;夏枢沉默地打开了信。
nbsp;nbsp;nbsp;nbsp;一封是揽下逼宫谋反的所有罪名。说李倓为了私欲,不顾北地将士死活,不顾城陷后百姓可能会遭受的屠戮与苦难,坚决不肯下旨调兵援助临远镇,所以她迫不得已,为保李氏社稷,毒杀了李倓。李昊登基后,陆氏把控朝政,不仅对异族卑躬屈膝,走上李倓叛国的老路,还意图窃取李朝国怍,取李氏而代之,她为对得起李氏祖宗和身上的皇室血脉,再次出手,威逼利用李云霁的护国卫边以及爱护家人之心,强逼着他走了这条激进的清君侧之路。她不后悔选择,但也为此举可能会给李氏后代子孙带去的不良示范而感到愧疚,为毁了忠臣良将的前途以及他们可能为李朝做出的贡献而感到歉意,为在关键时刻,被制止扶持李淮而感到庆幸。李朝已迎来明主,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也是时候为李氏后代江山稳固做些什么了,她决定以死结束这场由她而起的闹剧,也请求新帝看在她一片好心的份上,宽恕李云霁,留他一条性命。
nbsp;nbsp;nbsp;nbsp;信的最后,写了一串地址,说是李云霁家人关押的地方。
nbsp;nbsp;nbsp;nbsp;第二封信则是给夏枢的,恳请他看在元宵同为元家人,已无人替他张罗的份上,为元宵安排一场婚事,对方家世不用多好,是个能过日子的就行,希望元宵能平安和乐一辈子。另有常嬷嬷,她已为她在老家置了田产,请夏枢看在她年纪大了,没剩多少时间的份上,留她一命,容她出京回乡,颐养天年。信的结尾,感谢了夏枢的宽厚仁慈,说没什么能答谢的,自密室中捡到一封信,或许对他们有用,送给夏枢。
nbsp;nbsp;nbsp;nbsp;然后第三封信,也就是长公主送的那封,夏枢打开后,惊楞了一瞬。
nbsp;nbsp;nbsp;nbsp;竟然是王夫人的血书!
nbsp;nbsp;nbsp;nbsp;第363章【VIP】…………
nbsp;nbsp;nbsp;nbsp;夏枢目光快速扫过那块明显是从衣服上撕下来的布片,暗红的血迹,凌乱的字体,可以想象王夫人当时是多么的惊恐害怕,留下遗书时是多么的仓促。
nbsp;nbsp;nbsp;nbsp;信不算长,只有几句话:陆氏狼子野心,欲谋夺昊儿江山,搜刮大量钱财,藏于陆氏祖宅地下,准备收买人心。我清醒的太晚,耽误洵儿十来年,如今才知晓手无实权又被觊觎忌惮,如临深渊。望洵儿看到此信时,原谅阿娘曾经的短视,体谅阿娘失女多年的心酸,帮忙谋划,护住昊儿皇位与你阿姐荣光。阿娘活不了了,但死已不是阿娘最怕的事,你们姐弟像阿娘与侯爷那样被人捏着命运,玩弄于鼓掌才是最让阿娘揪心害怕之事。而唯有亲自养大昊儿,助他坐稳皇位,你们姐弟才能掌握命运,褚源心性凉薄无情且恨极阿娘,非是可以信任与依赖之人,阿娘多次被亲人背叛的经验之谈,望洵儿能明白,早日更换目标,助力你阿姐与昊儿。阿娘地下会日夜为你们祈祷,守护你们,望你们珍重自身,平平安安,勿伤勿念。
nbsp;nbsp;nbsp;nbsp;夏枢最开始看得急切,看着看着,速度缓了下来。
nbsp;nbsp;nbsp;nbsp;然后心中一叹,长公主好生会算计。
nbsp;nbsp;nbsp;nbsp;两个母亲的遗言放一起一对比,谁的孩子更可信,就突显出来了。
nbsp;nbsp;nbsp;nbsp;而王夫人也太……
nbsp;nbsp;nbsp;nbsp;夏枢有些无语,目光忍不住飘向褚源。
nbsp;nbsp;nbsp;nbsp;“怎么了?”褚源接收到他的视线。
nbsp;nbsp;nbsp;nbsp;夏枢见他神情平静,想说些什么,又怕惹得他伤心,顿了顿,试探着道:“夫人竟是被陆氏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