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宁离耐心的等着,珠帘内外,一时俱寂静。长夜漫漫,万籁悄悄,他无意识想到,看来归喜禅师与此间的主人一定大有渊源,否则不会深夜前来。又想到两人本是师兄弟,关系好些也无可厚非。就这么胡乱的思索了会儿,忽的听闻脚步声,宁离蓦地回神,这才发觉,原来阑干之外,已是月上中天。
nbsp;nbsp;nbsp;nbsp;银辉落地,脚步渐远。
nbsp;nbsp;nbsp;nbsp;直到那动静彻底远去,宁离终于闪身入内。
nbsp;nbsp;nbsp;nbsp;离了点亮的烛火,珠帘后再度变得黑魆魆,直到宁离擦亮碧海燃犀灯,终于再照亮这一方天地。
nbsp;nbsp;nbsp;nbsp;一蒲团,一小案,除此之外,几无其他。
nbsp;nbsp;nbsp;nbsp;宁离目光落下,只觉得这地方,实在是朴素极了,几可称得上是简陋。若说在下方仰望时,只道是琉璃塔辉煌夺目,那么在塔内的这一方空间,却是截然不同的风貌。清苦,简朴,不难想像,此处的主人,生前究竟是怎样的光景。
nbsp;nbsp;nbsp;nbsp;这地方委实没有什么好看,也着实没什么稀奇。若说是要满足好奇心,一望之下,也该扫兴而归。
nbsp;nbsp;nbsp;nbsp;然而宁离不知为何,却迟迟的没有挪动脚步。他忽然间上前一步,到了那小案之前。
nbsp;nbsp;nbsp;nbsp;案上空旷,并无笔墨书卷,想来就算从前在此译经,也早已经被收拾归整,不见从前的痕迹。
nbsp;nbsp;nbsp;nbsp;檀香还未曾散去,袅袅的萦绕在鼻端,然而又有一般轻淡的气息,若隐若现,夹杂在其间。
nbsp;nbsp;nbsp;nbsp;宁离半跪在案前,手指无意识间按上了边沿,忽然间愣了一愣。他垂眸望去,方才落指那处,颜色微深,彷佛被什么浸透了一般,若是不仔细看,还以为与旁边一般无二。
nbsp;nbsp;nbsp;nbsp;那是……
nbsp;nbsp;nbsp;nbsp;若果没有错,那是碧海燃犀灯落下的烛泪……
nbsp;nbsp;nbsp;nbsp;翌日。
nbsp;nbsp;nbsp;nbsp;两仪殿中,裴昭正在听底下人的回覆。
nbsp;nbsp;nbsp;nbsp;那侍卫自净居寺出来后,心知这位世子身份贵重,不敢擅自处置,悄悄寻了张鹤邻说明。得令去了杨府后,又被吩咐了御前觐见,如今正是要将杨府中所闻所见,一字不漏的报给御座上的君王。
nbsp;nbsp;nbsp;nbsp;他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说了。裴昭听罢,倒是有几分惊讶,说道:“哦?当真备了一箩筐?”
nbsp;nbsp;nbsp;nbsp;那侍卫答道:“正是,杨世子初时有些不情愿,只嘀咕着什么被拉上了贼船。但到底还是备下了纸钱,托属下带给宁世子。如今马车正在大通门外候着。”
nbsp;nbsp;nbsp;nbsp;裴昭在净居寺外留下些熟面孔,便是以防宁离有事,如今晓得宁离千辛万苦传些话出去,只是为了让人置备纸钱,不免有些啼笑皆非。更料不到的是,这杨青鲤也是个糊里糊涂的,不仅不问前因后果,还当真依言行事,整整备上了一箩筐。
nbsp;nbsp;nbsp;nbsp;他摇了摇头,笑骂道:“胡闹。”
nbsp;nbsp;nbsp;nbsp;张鹤邻听他语气,便知晓并不是真的生气的意思,更何况,这事头的主人是宁离,陛下哪里会真生宁家小世子的气呢。当下在旁,接话道:“陛下,杨世子素来与宁世子交好,若要说急急忙忙想要帮上些忙,也是有的。”
nbsp;nbsp;nbsp;nbsp;裴昭斜睨一眼,道:“你倒是替他说话。”却也并不责怪,微一颔首:“就依他所言,即刻送去净居寺罢。”
nbsp;nbsp;nbsp;nbsp;这来龙去脉俱在两仪殿案头,再清楚不过。更何况,若真要论,那还是裴昭亲自挑起的头,他有什么不允的?。
nbsp;nbsp;nbsp;nbsp;君王已然首肯,底下人自然循令去办了,务必妥妥当当,不出半分纰漏。
nbsp;nbsp;nbsp;nbsp;只是……
nbsp;nbsp;nbsp;nbsp;侍卫见着张鹤邻,悄声说道:“张公公,如今正要年节,若是在宫中烧纸,是否有些……”不吉利。
nbsp;nbsp;nbsp;nbsp;他也是个能察言观色的,见着张鹤邻面色,便把后面几个字给吞回去,心知万万不能够出口。
nbsp;nbsp;nbsp;nbsp;就听张鹤邻道:“陛下怎么吩咐了,你便怎么去做,还不明白么?将东西安安稳稳的送去才是你的事,旁的莫要多管。”至于怎么处置,嘿,那自然是宁世子想怎么处置,便怎么处置了!
nbsp;nbsp;nbsp;nbsp;那侍卫连道:“明白。”又说多谢张公公指点,自去了不提。
nbsp;nbsp;nbsp;nbsp;张鹤邻瞧他远远去了,心道,当日放在净居寺外的时候,瞧着也是个机灵的,怎么现在却像是个榆木脑袋不开窍。
nbsp;nbsp;nbsp;nbsp;说什么宫中烧纸不祥不吉,可陛下心中,便没有“晦气”那两个字,当年亲自去祭拜,也不是没有的。
nbsp;nbsp;nbsp;nbsp;底下的小内监寻来禀告数句,张鹤邻便回殿,说道:“陛下,尚食局俱已备好了,照您的吩咐,没弄那些没甚滋味的蒸菜,都是些节令的时鲜。”
nbsp;nbsp;nbsp;nbsp;裴昭微一颔首,放下手中朱笔,一时笑道:“好,也去看看咱们这位小郎君,今儿个又有什么新花样。”
nbsp;nbsp;nbsp;nbsp;那语气甚是亲昵,言辞尚未落地,已是起身朝外走去。
nbsp;nbsp;nbsp;nbsp;张鹤邻晓得他心情舒畅,脸上满是笑纹,亦步亦趋着,说道:“可不是么,宁小郎君天真自然,一贯是率性施为。”
nbsp;nbsp;nbsp;nbsp;“分明是无法无天。”
nbsp;nbsp;nbsp;nbsp;然而口中虽轻斥着,面上笑意却未改,细听来,还多有几分偏爱的意思。
nbsp;nbsp;nbsp;nbsp;裴昭叹道:“教他去读个书罢,跟刀架在脖子上,洪水猛兽似的,镇日插科打诨。教他做这旁的杂的,倒没有半分推辞,又乐在其中了。”。
nbsp;nbsp;nbsp;nbsp;净居寺的那路是早已经熟悉的,院墙外侍卫披甲执锐,院墙内古寺不闻人声,一片幽然的静谧。
nbsp;nbsp;nbsp;nbsp;这时节走进去,到得禅房前,果然见得廊檐下好大一筐纸钱,而宁离穿着素色僧袍,靠在那柱梁旁,斜斜的托着脸颊,彷佛正在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