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贾文和,这人可一点都不人如其名。
nbsp;nbsp;nbsp;nbsp;议事时,陆离的一言不发引来了不少人的注目。
nbsp;nbsp;nbsp;nbsp;而他也没有一直将沉默保持到最后,对于先后顺序他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袁绍是个好面子且有仪式感的人,换言之,他是可以用手段拖住的。
nbsp;nbsp;nbsp;nbsp;不过万事无绝对,他能够被拖住,他麾下的谋士却并不一定也是如此。
nbsp;nbsp;nbsp;nbsp;陆离在关于张绣的事情上提了一嘴贾诩的存在,而关乎袁绍,那可说的就多了:“袁本初帐下人多计杂,他又时常难有果断,上位犹疑,不免造就下位各有谋划,我上次去已见其中隐有不睦之态,利益争夺之下未必能合一心,可借此施之以策,应有效果。”
nbsp;nbsp;nbsp;nbsp;“谋臣之间如此,上下之间亦然。比如其帐下田元皓,于袁本初而言,其地位性格正合项羽范增之例。”
nbsp;nbsp;nbsp;nbsp;说白了,挑拨离间呗。
nbsp;nbsp;nbsp;nbsp;离间计,一款从出现开始就从未失宠过的热门计谋。
nbsp;nbsp;nbsp;nbsp;至于袁术,陆离犹豫一瞬,却还是道:“袁公路此人向来心高气傲,轻易难容人,我闻孙文台之子孙伯符归附于他,却遭其几番出尔反尔。可不久之前,对方却一改之前的态度,将昔日孙坚旧部尽数给予,还随之附赠了不少兵卒。”
nbsp;nbsp;nbsp;nbsp;吝啬鬼突然大方了,这里面必然是有原因的。
nbsp;nbsp;nbsp;nbsp;陆离微微一顿:“……当年便有传言,道孙文台于洛阳得传国玉玺。”
nbsp;nbsp;nbsp;nbsp;一旁的毛玠不由问道:“当年伯安与孙文台同到洛阳,他是否当真得知,伯安竟也不能确定吗?”
nbsp;nbsp;nbsp;nbsp;陆离:“我未曾亲见,但按照……他应当是当真得到了。”
nbsp;nbsp;nbsp;nbsp;陆离又说袁术心高气傲,又说传国玉玺,曹操道:“以伯安之见,袁公路欲效仿董卓行废立之事?”
nbsp;nbsp;nbsp;nbsp;陆离:“明公何妨大胆一些,我觉袁公路怕是想要行篡立之事。”
nbsp;nbsp;nbsp;nbsp;废立、篡立,看似一字之差,实际上差别可大了去了。
nbsp;nbsp;nbsp;nbsp;别看这年头不少反贼几千人揭竿而起就敢自称天子,但这群人都是士人眼中的泥腿子,啥也不懂自然不知者不畏。
nbsp;nbsp;nbsp;nbsp;可若是换成四世三公的袁氏子弟,这事可就不能用没见识来解释了。
nbsp;nbsp;nbsp;nbsp;这事乍一想是真让人想不通,但是再想想袁术那个做派,你别说,你还真别说,这还真就是对方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nbsp;nbsp;nbsp;nbsp;放完大雷之后,陆离的初步发言就这样结束了。
nbsp;nbsp;nbsp;nbsp;大家现在是在集思广益,而不是玩过家家,有些事情各抒己见就够了,没有必要手把手去教育谁。
nbsp;nbsp;nbsp;nbsp;陆离的观点很明确,先对付张绣,但是要注意贾诩,袁术那边可以等等对方作大死,或者助力一把对方的作大死事业,至于袁绍,自然是在对方内部挑拨离间进行埋雷。
nbsp;nbsp;nbsp;nbsp;对于如何助力袁术,这事其实还挺简单的,谶文就足够了,不需要搞得特别明显好像专门点名他,但也不能搞得毫无关系。
nbsp;nbsp;nbsp;nbsp;要那种乍一听似乎没有关系,但如果真的有心细想,又能扯上关系的。
nbsp;nbsp;nbsp;nbsp;曹操很快定下了计策,先征讨张绣,吕布防备南边的袁术,夏侯兄弟防备北边的袁绍,还有一部分兵力是要驻守许昌的。
nbsp;nbsp;nbsp;nbsp;陆离担忧归担忧,但是也没有阻止被一炮害死的三贤此次的跟随,如果能救他当然想要救,但如果为了救他们,反而让曹操这次噶了,那就本末倒置了。
nbsp;nbsp;nbsp;nbsp;说白了,失败与否的关键从来不是曹操好不好色的问题,关键在于曹操会不会骄傲自满。
nbsp;nbsp;nbsp;nbsp;明明很多事情提前了,却好像还是阴差阳错出现了。
nbsp;nbsp;nbsp;nbsp;人是如此,对方刚被举孝廉的长子被带着去长见识了,事情也是如此,践踏麦田,割发代首这本该出现在建安三年的事情提前出现。
nbsp;nbsp;nbsp;nbsp;因为现在后者还不曾发生,陆离只针对目前的情况在发愁。
nbsp;nbsp;nbsp;nbsp;不过考虑到此次有郭嘉随军,就算有什么,想来对方应该也是可以劝住的……吧?
nbsp;nbsp;nbsp;nbsp;看到怎么都放心不下,还找到自己反复叮嘱的陆离,郭嘉不由失笑:“伯安,莫慌。”
nbsp;nbsp;nbsp;nbsp;陆离也没有说自己根本没有慌,他确实是心乱了:“前车之鉴实在太多,不得不为之慌乱。”
nbsp;nbsp;nbsp;nbsp;“奉孝此去,也当小心才是。”
nbsp;nbsp;nbsp;nbsp;郭嘉:“小心贾文和?”
nbsp;nbsp;nbsp;nbsp;陆离:“亦需小心明公生骄傲之心。”
nbsp;nbsp;nbsp;nbsp;从在乐安郡的时候,陆离就已经明白了一个道——最大的敌人,往往以自己人的形式出现。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自从曹操带兵离开后,陆离经常收到来自刘协的传唤,一些无关政事的传唤,你能想到吗,对方叫陆离来给自己讲学。
nbsp;nbsp;nbsp;nbsp;有一说一,这事并不属于尚书令的职责范畴,但东汉确实有召大儒学者讲学的先例,先帝就曾干过这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