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事实上,那是曾经在山中干农活留下的印记。
nbsp;nbsp;nbsp;nbsp;袁氏公子或许与名士、名将携手过,却不曾触碰过农夫的手。
nbsp;nbsp;nbsp;nbsp;与陆离一路前行,袁绍与对方交谈的同时也在打量着陆府。
nbsp;nbsp;nbsp;nbsp;该怎么说呢,真的一点属于天子宠臣应有的豪奢都没有,有些地方种着的甚至是农物,而非观赏性的花木。
nbsp;nbsp;nbsp;nbsp;这一点跟当初对方作为乐安郡守时,重视农耕的名声倒是对上了。
nbsp;nbsp;nbsp;nbsp;是政治作秀还是真心实意都不重要,便是装好人,装上一辈子也是真好人了。
nbsp;nbsp;nbsp;nbsp;再者说,都卷进洛阳这个政治大漩涡里了,谁还在乎什么真真假假。
nbsp;nbsp;nbsp;nbsp;与我同道,假也是真。
nbsp;nbsp;nbsp;nbsp;与我逆行,真亦是假。
nbsp;nbsp;nbsp;nbsp;随着陆离一起入座后,袁绍倒也没有上来就开门见山的说大将军的事情,而是跟对方谈经论文,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曾经在大将军府的宴会上说过的话题,然后顺成章的牵引出大将军相关话题。
nbsp;nbsp;nbsp;nbsp;这小连招丝滑的让陆离都忍不住学习了一下,别看他现在是天子宠臣,好像非常善于揣摩人心、跟人打交道***。
nbsp;nbsp;nbsp;nbsp;但实际上真论起这种人际交往来,陆离还真的比不上袁绍。
nbsp;nbsp;nbsp;nbsp;袁绍:“说来惭愧,伯安可能也有所察觉,我今日前来也有一部分是受大将军之托。”
nbsp;nbsp;nbsp;nbsp;“大将军当日受人蒙蔽,现在思来,日夜无不为当日之怠慢而愧悔。”
nbsp;nbsp;nbsp;nbsp;若是陆离不想要和解,这个时候想要怼对方简直不要太简单。
nbsp;nbsp;nbsp;nbsp;一年多前的事情,现在想起后悔来了,是真的后悔怠慢了我,还是后悔曾经怠慢了如今的天子宠臣呢。
nbsp;nbsp;nbsp;nbsp;陆离不是特别刻薄的人,但他确实很知晓如何说刻薄的话。
nbsp;nbsp;nbsp;nbsp;至于原因,或许是前世听多了,再加上今生的父亲也是善于此道的,耳濡目染之下总是能学到一二的。
nbsp;nbsp;nbsp;nbsp;可既然都准备要跟对方和解了,那自然就不能这样说。
nbsp;nbsp;nbsp;nbsp;不过也不能轻易就放过去了,没脾气的人可从来不会得到尊重,得到的只会是无尽的轻慢。
nbsp;nbsp;nbsp;nbsp;毕竟这个时候他们可不知道陛下马上就要死了,作为陛下宠臣的自己面对曾经得罪自己的人,人家随便说一声就选择了原谅,这不妥妥的人善被人欺的好对象。
nbsp;nbsp;nbsp;nbsp;陆离笑中夹杂了几分冷意,自谦道:“离何德何能,竟得大将军之愧悔。”
nbsp;nbsp;nbsp;nbsp;虽然没有明怼,但暗藏的那份阴阳怪气袁绍接收到了。
nbsp;nbsp;nbsp;nbsp;这在他的意料之中,并不令人意外,真要是随便说一句就能原谅别人,那当初乐安郡的豪强、县令难不成是没有长嘴吗。
nbsp;nbsp;nbsp;nbsp;再者说这态度虽然称不上好,却也并非那种绝无余地的断然拒绝,这就是有操作余地的信号啊。
nbsp;nbsp;nbsp;nbsp;袁绍果断的开始帮何进卖惨,倒不是准备借此感动对方,主要是要让当初的事情有个合的,能够被接纳的由。
nbsp;nbsp;nbsp;nbsp;袁绍:“伯安有所不知,当日大将军宴请,是当真有意交好的,便是不交好,哪里有专门办场宴会将人叫去慢待的道呢。”
nbsp;nbsp;nbsp;nbsp;“之后会有那般事,尽是那宦官之胁也。”
nbsp;nbsp;nbsp;nbsp;他看起来情真意切:“大将军与皇后出身如何,人尽皆知,不免受人非议轻蔑。大将军本人不重这些,却甚重亲情,不免为皇后、皇子所牵,这才有那日之事。”
nbsp;nbsp;nbsp;nbsp;说完,他也没有搞道德绑架那一套,因为对方有苦衷就非要让陆离原谅,他只说:“虽是事出有因,到底有伤于你,大将军无颜以见,特托我来代为转达。”
nbsp;nbsp;nbsp;nbsp;“只盼你莫要忧挂于心,有伤自己。”
nbsp;nbsp;nbsp;nbsp;陆离适时露出些许动容:“牵挂亲人之事……”
nbsp;nbsp;nbsp;nbsp;他眼眸中流露出些许怀念与伤感:“此乃是人之常情,我何有不可原谅之说。”
nbsp;nbsp;nbsp;nbsp;冷意虽散,锐意仍存:“如今陛下春秋鼎盛,宫内皇后、皇子自有陛下照拂,我等委实无需担忧。”
nbsp;nbsp;nbsp;nbsp;“只盼大将军知之,务要再为宦官所误。”
nbsp;nbsp;nbsp;nbsp;这话好似是在宽慰大将军对于亲人的牵挂,让对方别再上宦官的当,实际上是陆离表达自己不会在储位之争中站队。
nbsp;nbsp;nbsp;nbsp;袁绍自然不会不懂对方的意思,在得罪过对方一通之后,本也没想着还能让对方帮助皇子辩,只要对方同样不帮助皇子协就足够了。
nbsp;nbsp;nbsp;nbsp;得到满意结果的袁绍也没有立刻离去,那也太功利了。
nbsp;nbsp;nbsp;nbsp;再者说,除了帮助大将军说和外,他本身也是怀着要与对方交好的心思的。
nbsp;nbsp;nbsp;nbsp;在一方有心交好,一方无意为难的情况下,只要不涉及到民生疾苦方面,不论是对于宦官的厌憎,还是对于一些经书的畅谈,他们都是非常有话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