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最含蓄丰富的,便是李阳。
他本想通过“军嫂外交”拉近和姜望的关系,谁知道他们家“穷亲戚”又会买菜又会做饭的?
往常喷香的菜包子,他都觉得味儿不香了!
第二天,李阳抬眼看着大窗户前正在看文件的姜望,呲呲两声,说:“姜团长,你家那亲戚什么来路?我家媳妇儿说他很会买菜?”
姜望没抬头:“他以前食品厂的。”
从食品厂到文物局?
这个跨度可真够大的,可人家介绍信千真万确,负责背调的同事也反馈过来的确有这么号人。
人家文物局还怪好嘞,问基地能不能代发阮令齐的工资……
正说着,发劳防用品的刘爱玲小旋风一样吹进他们办公室,把肥皂草纸和花露水分好后,笑吟吟地对姜望说:“姜团长,我待会儿要赶班车出基地,帮我给苏姐带个话呗,她那个报名批下来了,月底就开班!她和潘浩浩一块儿搭伴负责。”
姜望缓缓抬头,什么班?谁是潘浩浩?
第75章
关于去扫盲班上课这件事,苏林瑾是真忘了跟姜望说。
那天答应完刘爱玲,回家就被红烧肉勾了魂,彻底把这件事忘到了后脑勺去。
而且,她总觉得不一定能成,那么多军属呢,又不是就她一个人上过学。
晚上,姜望在桌上把刘爱玲让他转达的话告诉苏林瑾:“想去?可你不是要复习么?”
“一周才三个小时,而且我能出去走走不是么?”
姜望拧着眉,三季度就会确定重启高考,她哪有时间给人扫盲?
“还是好好复习吧。”
“不着急,你在基地少说还要干两年嘛,我不赶着参加高考。”
白炽灯落下暖黄暖黄的光,穿堂的风掠过灯泡,带来悠悠晃晃的光影,一圈圈荡漾开。
苏林瑾眼中,这一圈圈荡漾开的光化成了碎金,沉淀在眼底。
姜望抿着唇,久久地看着她的双眼。
他心底怦然而动,一个念头呼啸着砸中他——她为了他,宁愿推迟一年高考!
“嗯。”他心里涌动起难言的情绪,哑着声垂眼继续吃饭。
吃完饭,姜望自动承担了洗碗的重任,让苏林瑾回房:“去学习吧。小刘说月底就开班,让你想想怎么教,教些什么。”
她已经在房里坐下摊开了纸笔,明亮的台灯照出她非常俏丽的侧影:“跟我搭班的军属是谁啊?我看看认不认识。”
托阮令齐的福,如今他们俩也算大院里的名人。
已经有人拿着饭盒站在食堂门口,靠他们家的菜香下饭的“奇景”。
短短几天,苏林瑾认识的军嫂比前面大半个月都多。
“叫潘浩浩。”
说到这个名字,姜望有些气闷。
潘浩浩是文工团下拨到基地的,负责组织基地的宣传工作,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不是军属,而是宣传部的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