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谢诏未理,更加快了离开脚步。
nbsp;nbsp;nbsp;nbsp;第53章油盐枸杞头炒蒌蒿薹子
nbsp;nbsp;nbsp;nbsp;浮白馆头一日开张就忙碌起来,虞蘅与兰娘无暇顾及老店,好在还有阿盼,镇守着底下新买来几个跑堂的,不至于上错菜或说错话,惹得客人不快。
nbsp;nbsp;nbsp;nbsp;厨房里,阿柳亦拿出了掌勺大师傅的排场,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帮厨们的分工。
nbsp;nbsp;nbsp;nbsp;说来新买这些丫鬟里头,还有的是当初阿盼的同乡,也算是缘分了。
nbsp;nbsp;nbsp;nbsp;她们做的太周到太好,叫虞蘅能安心地跟苏静云守在浮白馆里头。
nbsp;nbsp;nbsp;nbsp;除了新跑堂、新帮厨,还另外雇了闲汉跑腿蹲守在后门,若浮白馆中有人叫了虞记的酒菜外送,阿柳便会从后门将做好的菜交由他们,再由他们转送到浮白馆的茶酒博士手上。
nbsp;nbsp;nbsp;nbsp;跑一趟是一文钱,需得菜汤分毫不撒,跑腿们才能拿着工钱。
nbsp;nbsp;nbsp;nbsp;浮白馆外停了顶奢气的绸轿,下来个不怒自威的锦衣妇人,在门口站定脚跟,并不急着进店,旁人路过都好奇地打量。
nbsp;nbsp;nbsp;nbsp;轿夫左看右看,招招手:“丫头,你过来。”
nbsp;nbsp;nbsp;nbsp;说了几句话,那新来叫阿杏的小姑娘走过来,战战兢兢:“虞娘子,宫里来了人呢。”
nbsp;nbsp;nbsp;nbsp;虞蘅对她露出安抚一笑,摸摸她的头:“别怕。”
nbsp;nbsp;nbsp;nbsp;虞蘅出门,那妇人上下打量她,问道:“你便是此间掌柜?”
nbsp;nbsp;nbsp;nbsp;虞蘅点头笑道:“正是。”
nbsp;nbsp;nbsp;nbsp;那妇人也点点头,略略扬声道:“老身姓何,人称一声何姑姑。今奉太后旨意,赐浮白馆一匾,小娘子谢恩吧!”
nbsp;nbsp;nbsp;nbsp;先前好奇张望的路人、店内坐着吃酒的客人,俱是神色一振,嚯!虞娘子什么来路,新店头一日开业,竟得了宫里太后赏赐的招牌?
nbsp;nbsp;nbsp;nbsp;在众人目光下,虞蘅立刻便让人换上了新招牌。
nbsp;nbsp;nbsp;nbsp;招牌上行楷行云流水,瞧着似是出自蔡良之手。配一边苏静云手书的簪花小楷“新火试新茶”、“当浮一大白”之联,莫名有种能将定价再往上翻一番的错觉。
nbsp;nbsp;nbsp;nbsp;何姑姑奉命赐了匾,又进店坐下,点了玫瑰酒、还有虞记的招牌菜“豕肉灌浆”、“炸豕骨”,时令小鲜“河豚汤”、“炒蒌蒿薹子”、“油盐枸杞头”。
nbsp;nbsp;nbsp;nbsp;每个都吃了几筷子,的确是好,可何姑姑没忘了来这正事。
nbsp;nbsp;nbsp;nbsp;除了赐匾,其实也是受蔡良所托,来给小姑娘撑场子的。
nbsp;nbsp;nbsp;nbsp;新店开业头三天是最重要的时候,头一天更是重中之重,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此时便是剑刚离弦,绷足了劲儿,还要看后续的余力。
nbsp;nbsp;nbsp;nbsp;她当着诸人面称赞:“这枸杞头、灌浆馒头尤好,你与我打包起来一些,我带走回去,叫宫里的姊妹也都尝尝鲜。”
nbsp;nbsp;nbsp;nbsp;枸杞头是素蔬倒没什么,灌浆馒头废了她一番心思,里三层外三层的保温功夫做好,这才交到何姑姑身边跟着的小宫女手上。
nbsp;nbsp;nbsp;nbsp;小姑娘伶俐、聪慧,一点就透,何姑姑脸上露出一丝赞许,私下单独对她说道:“小娘子前程远大,好好地做着,莫辜负了蔡内侍一番苦心。”
nbsp;nbsp;nbsp;nbsp;虞蘅笑,那当然啦,全副身家都在此了。
nbsp;nbsp;nbsp;nbsp;贷了市易务的银钱,每月需得还款,一月一月跟后世房贷车贷似的,想不到我如今也成“房奴”,不过不是住房,而是商产。一想到住房,虞蘅又头痛起来……上回谢夫人说她如今一个大酒店掌柜,还与员工挤在小院屋舍里,实在不像样子,商行的人也会因此而看不起。
nbsp;nbsp;nbsp;nbsp;若说老店每月能有利钱七八十贯,还贷、员工工钱便要去掉一半,还剩下周转的,或许一月能攒个小十贯?一年便是一百余贯,还有浮白馆、点心铺子等的盈利……努努力,在这汴京城内买一套两进院子,似乎也不是很远。
nbsp;nbsp;nbsp;nbsp;当然,这些要建立在自己“安于现状”且收入稳定的基础上。
nbsp;nbsp;nbsp;nbsp;何姑姑走后,店里的客人跟风,也点她点过那几道菜。
nbsp;nbsp;nbsp;nbsp;阿柳炒枸杞头炒到烦死,整个厨房,一股子野菜的清香。
nbsp;nbsp;nbsp;nbsp;凡是野菜,都比菜农常种那几种蔬菜多一段清香,在这些个野菜里头,虞蘅觉得枸杞头的香气尤甚于荠菜,最适合凉拌了吃。
nbsp;nbsp;nbsp;nbsp;野菜凉拌做法总类似,有个通用的调料,焯过水,切得碎碎的,喜欢的同切些香干与姜葱丁,换作鸡蛋干或许也行,再浇上油醋调的汁子,一点虾米,拌匀,入口很清很香,春天到清明这段时间,但凡吃到这种味道,都会有一种恨不得死在春天之感。
nbsp;nbsp;nbsp;nbsp;当然那样也太不正能量了,于是虞蘅又做了油盐炒枸杞叶,有清肝明目、退热解毒的功效。
nbsp;nbsp;nbsp;nbsp;油是用的菜油,蒜瓣爆香,下锅快炒,调味只一点盐,又是极清香的味道,吃过便又不想死了,毕竟还有很多枸杞叶的做法没有吃、也还没有吃腻。
nbsp;nbsp;nbsp;nbsp;客人们也很买账,夸赞另一道蒌蒿薹子,“脆,嫩,清香清香”食之,胃口大开。
nbsp;nbsp;nbsp;nbsp;有长安口音客人问虞蘅:“虞娘子怎么尽喜欢做些南饭,是从南方来的?既在京中做生意,也该多做些北方菜,牛、羊一类的,照顾照顾北人口味。”
nbsp;nbsp;nbsp;nbsp;什么水八仙、各种野菜,还有各种鱼、虾做法,迥异京城风味。
nbsp;nbsp;nbsp;nbsp;虞蘅一愣,因为前辈子生长在北方,她从来自诩是北人,吃食口味、习惯也向北靠拢,可真遇上地道北方人,才发现原来这一世潜移默化受的影响并不少。
nbsp;nbsp;nbsp;nbsp;做菜时习惯性放点糖提鲜,还有清淡的调味、以炒菜为主的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