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看着他只让他喝一点,一桌人聊得很是开心,尚老爷子在这待到太阳快落山才恋恋不舍地走了。
没想到后面几天农场里的客人都没断过,都是从市里过来的,还都是家里的孩子陪着老人过来,一说才知道是尚爷爷介绍过来的,说这里的东西健康,都是现挖现做,一时间挖野菜成了一群老头老太太间风靡的活动。
洛建业每天抡擀面杖擀馄饨皮都擀得胳膊疼,这鸡汤馄饨简直是供不用求,人多的时候有时候一天能接待七八批客人,农场里面停得都是从市里来的车子。
到了最后农场里的客人更是把荠荠菜和蒲公英薅得看不见,洛建业夫妇哭笑不得,没想到刚开春最受欢迎的竟然是野菜。
后面在来的客人点名要摘野菜,但实在是没有了,就算能找到荠荠菜和蒲公英也老了,根本没办法吃了,夫妻两不得不一一解释野菜季已经过去了。
“哎呀,听说尚老头经常过来,还是他介绍来的呢,早知道早点过来了,现在馄饨也吃不上了,菜团子也没了。”
“要不您试试香菇肉馅馄饨?菜团子是没有,现在农场里几棵榆树结榆钱了,可以做成榆钱窝窝头。”
“好呀。”
客人们欣然答应了下来,农场里的菜单又升级了,洛易阳这次放假的时候刚好赶上农场里的榆钱成熟,他自告奋勇地爬到小树上摘榆钱,洛建业拿着镰刀绑在竹竿上割,秦恕在下面提着篮子接。
洛易阳很是喜欢吃榆钱窝窝头,榆钱也是时令菜,而且最长吃个五六天榆钱就老了,趁着现在有赶紧摘。
徐婉和把摘下来的榆钱火上面粉和玉米面做成窝窝头在锅里蒸,还有得做成了裹上面粉做成了榆钱蒸菜。
洛易阳一手端着蒸榆钱,一手拿着沾上蒜汁辣椒油的窝窝头,和秦恕坐在树下吃得小脸都鼓了起来。
蒸榆钱只需要撒上点小磨香油就行了,一口下去就都是香油和榆钱的清香,窝窝头有点黏黏的,两个比起来他更喜欢吃蒸榆钱。
中午蒸得窝窝头和蒸菜都不够客人吃得,每一桌都又点了第二份,到最后都不够分的。
“老板娘在上一盆!”
“姐,不好意思,今天的没有了。”
客人只好遗憾地吃其他了,有人问道:“老板娘,你家这香油怎么这么香?哪里买的?”
“那个呀,自己家种一片芝麻,自己弄得。”
“这才是真正的小磨香油,老板娘一会儿卖我一瓶呗。”
“行。”
这头一开,其他客人也觉得这香油好吃,纷纷说要带回家一瓶,有的还要买回来送人,但实在没这么多,原本是自己压榨自家吃得,也没多少,最后只能一家买一瓶。
但洛易阳却看见了商机,借着这个农场的名声以后可以卖一些农副产品,他夜里就向洛建业夫妇建议道:“爸爸,妈妈,我们家的小磨香油根本不够卖,我们可以开个作坊卖香油,菜籽油也有人要。”
洛建业觉得有道理,今天卖出去的香油,一瓶十块,一瓶有半斤重,看起来利润确实可观。
“确实可以。”
“业哥,这投资是不是有点大,现在手里刚有点钱。”徐婉和有点担心。
“妈妈,我觉得可以先在农场开个油坊试试,要是不赚钱及时止损。”洛易阳说道,现在这几年经济好了起来,他知道现在大城市投资成了趋势,若是能抓住这股风头收益肯定不错。
他知道在过几年房地产就要兴起,他也不知道是否能在房地产里分一杯羹,但若是开办工厂搞实业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觉得洛宝说得对,婉和,这两天麻烦你和冬冬妈照看一下农场,我找人在咱家农场弄一个香油磨坊。”
洛建业说干就干,找人拉来了石磨又买来了一头驴子,在农场里直接干了起来,吸引不少过来的客人围观。
洛易阳和秦恕也饶有兴趣地在一旁帮忙。
白芝麻是洛建业在周边几个村子收购的,他收购了好几袋子的白芝麻,他们这不怎么种芝麻,种了也是留着自己吃,他花了好几天才收购了几袋子回来。
洛建业兴致勃勃地做小磨香油,白芝麻是浸泡过两个小时的,沥干水分放入大铁锅中炒熟,他拿着铁锹在铁锅里翻炒那一锅白芝麻,徐婉和帮忙看着点火候,很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炒芝麻的香味。
小火把芝麻炒着棕黄色,然后在放入石磨中磨成芝麻浆,空气中的芝麻香味更浓郁了,看得客人不停地耸着鼻子闻,“真的好香啊。”
咖啡色的芝麻浆从磨盘中流了出来,洛易阳帮忙把芝麻浆刮到地下的大铁锅里,一袋子的芝麻最后一个多小时才磨完,满满流了大半铁锅的芝麻浆。
然后在倒入开水搅和,水和芝麻混合在一起,搅和的时候锅边上渐渐出现了芝麻油,利用水重油轻的原理把芝麻油给分了出来,洛建业搅和芝麻出了一头的汗。
洛易阳在集市上见过不少卖香油的,这种分离芝麻油的方法他从下看到大,是传承了千年的水代法水磨香油。
看得围观的客人啧啧称奇,“芝麻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