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中站着一位年轻人,一身麻衣缝满了补丁,脚上穿着一双草鞋,皮肤略显粗糙,手掌上有常年干农活留下来的老茧。
任谁也想不到此人就是今年凤川科举的状元郎:
陆怀舟。
第一次见洛羽这种大人物,年轻人很是局促,躬着身子也不敢抬头。今年科举的名次还没有公布,而且他是在地里干活的时候突然被衙役叫走的,直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来要做什么。
洛羽轻声道:“不用紧张,把头抬起来。”
年轻人似是鼓足了勇气,作揖行礼:
“草民陆怀舟,见过洛将军,梅大人!”
洛羽微微点头,虽说穿着破旧了些,但是举手投足间带着读书人的儒雅,面庞也还算清秀。
“听说你从奴庭来?”
“是的。三年前草民从奴庭逃入阙州,一路走一路乞讨,难得能吃上一顿饭,好不容易保住一条命。后来听说凤川官府会给流民分地,不少奴庭人就结伴来凤川附近定居。”
陆怀舟一五一十地答道:
“现在草民住在城外二十里处的小村落,村子是去年新建的,一百多户人家都是从奴庭逃来的难民。”
“日子可还好过?”
“当然好过,比以前好太多了。”
陆怀舟有些欢喜:
“以前是吃一顿饿三天,现在基本上不会饿肚子了,官府给我们分了地,还免费借我们农具农种,去年收成不错,家家户户交完税后还能剩些余粮,大家都很开心。”
“那就好。”
洛羽很满意,起码自己和梅雪崖的努力没有白费,真有一批百姓受益匪浅。
“你从小就读书吗?”
这一点洛羽和梅雪崖都很好奇,因为奴庭一直饱受羌人欺凌,只有大户人家才有资格读书,如果陆怀舟出自大户人家,为何还要逃难呢?
“我父亲读过一点书,所以草民从小就喜欢看书识字,可奴庭几乎没有私塾,只能靠家中的一本古籍自学。到了凤川定居以后听说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做官,小人便想着试一试,这才重新拾起了书本。”
洛羽和梅雪崖都有些震惊,怪不得写出来的文章不算出彩,也就是说此人从小就读过一本书,然后直到去年才重新求学。
别人都是寒窗十年,这家伙满打满算就是一本书再加上一年。
如果真让他好好读上十年书,只怕又是一位大才。
“咳咳,洛将军,梅大人。”
陆怀舟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今日找草民前来可有事要说?”
“呵呵,你想不想知道自己此次科举的名次?”
“想!”
陆怀舟目光锃亮,但也带着些紧张。
“此次科举,你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