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腊文小说>直播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笔趣阁>第 55 章 农耕帝国8

第 55 章 农耕帝国8(第7页)

但是管仲是法家,跟李斯这个法家理念不同,李斯也不擅长管仲那样以经商来攻击国家。

嬴政挑剔地看了一眼李斯:果然,还是差了点。

李斯:???陛下这眼神,怎么突然对他不满了?

嬴政快速把百家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突然想起巴清。

巴寡妇清虽然是女子,但也是商人,还是巨商,豪商,她既然愿意主动捐献朱砂来投诚,应该不介意来咸阳为帝王效力吧?

虽然清年纪有些大了,她家族一定有优秀的青年人才。

而且李斯年纪不也大了,不还是早朝不误的来干活。

嬴政迅速拟旨:“传巴寡妇清,携族中青年才俊来咸阳。”

与此同时,巴郡县,清看着天幕,含笑问自己孙女:“你说,这商战之术,若是用在大秦对其他国家,该如何使用?”

【1898年,光绪皇帝开展戊戌变法,下诏要求各地用新时代科技知识来发展生产。】

【1986年,张謇在上海成立农学会,在次年创办

《农学报》,开始正式宣传、推广农业知识。】

武曌年纪大了,调整了一个舒适的坐姿,满是好奇:“《农学报》?这农业还可以用报纸教人种地?可是百姓不识字怎么学?”

刚想到这里,武瞾自己想到了解决方法。

百姓不识字,可以像宋朝那样,地方上建立劝农亭,安排小吏去宣读。不需要太多,一乡一人足以。

上官婉儿L迅速会意:“陛下,臣专门做一期《农学报》实施。”

武瞾满意地点点头,看向还没反应过来的太平公主:瞧瞧,朕这女相好用吧!

太平公主满眼佩服:果然是第一女相,这反应速度太佩服了!

【1903年,清朝开始重视农业教育,创办农务专门学堂。】

荆咕放出了清朝农业学堂的具体制度,十分详细,也让天幕下的各朝帝王们十分兴奋。

这么详细,太好学了!

【清朝的农业学堂分为初、中、高三级,分别招收年龄不等、学历不同的学生,对科目和课程也做了全面规划。

中、高等农业学堂分为预科、本科,本科又细分为农学、森林学、兽医、蚕业、水产等专业,同时还设置了与农务关系密切、操作性强的课程。

比如高等农业学堂的农业专业,所设课程包括农学、园艺学、化学和农艺化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土壤学、肥料学、农业理财学等等21门。

除此之外,还要求各中小学堂或者实业学堂设立实业补习普通学堂,三年毕业,分为农业、商业、水产等四科,农业科开设农具、害虫、园艺、养蚕、家畜等14门课程。】

帝王们快速记录和讨论时,百姓们或者没有纸笔,或者根本不会写字,没想那么复杂,单纯地坐在家门口与家人邻居讨论。

“原来种地养牛也有这么多学问!”

“我知道肥料重要,没想到土壤、昆虫还有什么理财也重要?植物病理学是研究庄稼生病吗?理财是研究挣钱吗?”

“好详细,这样好的课程只有大人物才能上学吧……”

“肯定是了,难怪那些大人吃得饱穿得好,种田技术都跟我们不一样。”

说完,忍不住羡慕:“上学真好啊!”

如果他们也可以上学,就更好了。

【后来,农业学堂开始朝全国推广,并且有了全日制和自由制多种方式。】

1906年,清朝学部在京师设立高等农业学堂和工商学

堂各一所,作为全国模范,要求各地不拘年岁、不收学费,每二三百户设立一所半日学堂,根据当地农闲情况,灵活多样的开展教育。

1909年,全国共有高等农业学堂5所,学生530人,中等农业学堂31所,学生3226人,初等农业学堂59所,学生2272人。

到辛亥革命前夕,全国约有农业学堂250所左右。

书友推荐:黑心大小姐带着空间下乡啦天仙师娘七零宠婚:撩硬汉!生三胎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官婿美人香青花冷(先婚后爱H)见微知著(弟妹 H)宦海官途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岁岁平安闪婚后,财阀大佬沦陷了鱼目珠子(高干1v1)无敌从觉醒武器大师开始纸飞机(校园 青梅竹马 1v1)以你为名的夏天下乡的姐姐回来了他的暗卫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不乖(姐夫,出轨)
书友收藏:官路浮沉触手怪她只想生存一品红人我的年轻岳母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梨汁软糖【1V1甜H】娱乐春秋(加料福利版)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异世特工替嫡姐爬上龙床,她宠冠后宫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被嫡姐换亲之后继母的闺蜜团(继母的明星闺蜜团)官路扶摇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