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愈年收起了那些严肃的模样,关心乔昭这次的行程。就如之前宁安郡主所言,乔昭是他的女儿,再怎样都是担心的。
乔昭摇头,替徐纾言说话:“掌印一路上对我颇为照顾。”
“他为北齐鞠躬尽瘁,明眼人都知道他不是个坏的。只是他毕竟是个阉人,所以世人或多或少对他有些偏见。”
“最近朝廷动荡不安,皇帝从神策军提拔了一位将军上来。”
北齐有几十万大军,共有四支军队。
在西北驻守的定北军,也就是乔愈年带的军队。在南方驻守的神策军,主要防御南蛮,这支部队目前在皇上手里。另外两支军队龙襄军和天兴军,一支驻守在东北方,一支守着沿海一带。这两支军队都是被周承钰暗里把持着。
上一世,西戎攻打北齐,太后手里的两支军队按兵不动,后来定北军兵力不足,是皇帝从神策军里抽调的十万大军前去支援。
“神策军的白启元帅正值壮年,皇上怎么会重新提拔一位将军上来呢,这一山不容二虎。”乔昭有些疑惑,问道。
乔愈年摇头,道:“不是让他接手神策军,而是把他提到了中京,具体要做什么还不确定。”
乔愈年心中隐隐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但是北齐朝堂明面上还是一派祥和,他也无从揣测圣意。
乔昭沉思片刻,抬眼,问道:“父亲可知二十年前,为何是当今皇帝上位?”
“皇上母家势力薄弱,没有助力。再加上还有几位年岁较大的皇子,又怎么会轮到当今皇帝?”
乔愈年皱了皱眉,似乎没想到乔昭竟然对皇帝的事情感兴趣。
“是听说过宫里有一位宫女生的小皇子,但是不受宠,因此众人也没见过。只是后来先皇仙逝,太后拿了御旨。说先皇生前让当今圣上即位,当时还有太医作证。”
“没人闹过?”
乔昭惊讶,周承钰的这个行为有点太专横了。到嘴的皇位飞了,任哪个皇子都心里不甘吧。
“当然有人闹过,但是后面都没了结果。后来那几位皇子都陆陆续续去了封地,不成气候。”
乔愈年那会儿还年轻,甚至乔昭都才刚出生不久。他在朝廷里的位置也不算高。具体发生了什么,他不太清楚。
“没人见过当今的圣上?”乔昭追问道。
乔愈年摇头,道:“或许照顾圣上的宫女太监,还有看病的御医看过吧。先皇在世时,对当今圣上并不看重。因此朝臣是真的没人见过。”
“继位大典时我才是第一次见皇上龙颜。”
乔昭听后又陷入了沉思。
月亮渐渐从从山边跃出,天上星子闪烁。或许是因为春天,静谧的空气中隐隐有暗香浮动。
“你怎么关心这些?”空气沉默,乔愈年冷不丁来一句话。
乔昭思绪回笼,她摇头道:“就突然想到了。”
随后父女二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关于乔昭汀州的情况。基本上都是乔愈年问,乔昭回答。
所有的事情,乔昭都不避讳,如实回答。唯独徐纾言舍命就自己的这件事,乔昭选择性跳过。
等到乔昭离开书房的时候,月亮已经慢慢超过树梢。
第97章第97章
徐纾言到宫里的时候,顾昀之已经设了宴等他。私宴,统共也没几个人。
徐纾言到的时候,顾昀之起身来迎他。这不太符合皇帝的身份,若是让旁人看见会觉得失了礼数,有损天子颜面。
但是他们私下相处一直都是如此。
徐纾言很早就在顾昀之身边了,徐纾言比顾昀之大上几岁。在顾昀之四岁的时候就来到了他的身边,那个时候他们还住在偏殿,冬天连炭火用的都是最劣等的。
五岁,顾昀之即位。后面就是长久的做傀儡皇帝。
徐纾言坚韧,聪慧。很多时候在那些两个人相依为命,抱团取暖的时候。徐纾言既是奴仆,又是良师。
那时候,徐纾言对顾昀之还不像现在这般,守着君臣之礼。
很多时候,那些深夜避人耳目,点着昏暗的烛火看书的日子里。徐纾言就像古板清正的夫子,会因为顾昀之的错误,不留情面的批评。
徐纾言不似那些奴仆,他没将顾昀之当成九五至尊。也不似外人那般捧着他恭维他,恨不得让他溺毙在那些花言巧语中,一辈子都当个昏聩的傀儡皇帝。
徐纾言的话语总是犀利的,戳人痛处的。
就像是冬日里一盆冰水浇过头顶,瞬间将顾昀之脑袋里那些昏沉驱散。顾昀之知道,徐纾言在竭尽所能的助他往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