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宁宸已经筹备打管洲和昭和国的事了。
春寒料峭,但不下雪就不影响行军。
三百艘战船已经开往东境。
袁龙带着一万宁安军,还有陌刀军,先一步出发前往东境。
因为水战是宁安军和陌刀军的弱项,所以提前到东境海域,抓紧时间训练。
宁宸会后面赶到。
至于襄州,昭和国人刺杀的事,现在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
因为宁宸的一面侠义碑,还有一句侠名传千古。。。大量的江湖豪杰,齐聚襄州城。
不止打击了昭和国杀手的嚣张气焰,还有效带动了襄州的经济。
襄州,东城,一块空地上,立起一座碑。
最上面三个大字。。。侠义碑。
右下角,也有一行字。。。。。。立碑者,大玄摄政王宁宸。
碑上,刻了二三十个人名。
这些人,都是摘过昭和国人的狗头的英雄。
这仅仅是个名字吗?
不,这是排面,是荣耀。
这侠义碑,可是摄政王立的,能在这上面留名,那是无上荣光。
而且,这件事还会被记载进襄州志里面,流芳百世。
此时,一个工匠,正在哐哐凿名字。
银光霸刀。。。徐天刀。
碑前,站着一个手握大刀的壮硕汉子,一手拎刀,一手拎着一颗脑袋。
此时正刻的就是此人的名字。
徐天刀刚杀了一个昭和国的人,经过官府和军方同时确认,的确是昭和国人,所以他的名字会被刻在侠义碑上。
史官就站在一旁,正在描写此时的场景。
不止如此,还有画师,正在给徐天刀画像。
这些,都会被录入襄州志里面。
周围挤满了人,大部分都是江湖人,一个个满脸羡慕。
徐天刀出尽风头,昂首挺胸,尽量展示出自己最威武霸气的一面。
这些,都是按照宁宸的意思办的。
宁宸太了解这些江湖人了。
只要让他们觉得逼格够高,情绪价值拉满。。。那么,昭和国小矮子就别想好。
一个官员带着衙役上前,来到徐天刀面前。
衙役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盖着红布。
官员掀开红布,下面是银锭子。
“徐大侠,遵照摄政王的吩咐,一颗昭和国狗贼的脑袋,一百两银子,请收下!”
徐天刀看了一眼,大手一挥,“银子就算了,摄政王说得对,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等虽是江湖草莽,但也知家国大义。”
收个屁啊,不能收。。。。。。收了有损他大侠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