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经历过底层生活或者富有忧患意
识的思想家,反对富户贵族广娶妻妾、婚嫁铺张、虐杀女婴。这不仅是华夏古代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也是世界婚姻思想史上较早提出的富有价值的观点。】
这也是社会风气开明之下,思想上的进步。
【西汉初期还有原始婚俗遗存,女子在缔结婚姻上比较主动。比如平阳公主与前夫离异后,托皇后向武帝提议欲嫁给卫青,还有孟光择夫也是女子主动,在汉朝并不是偶然。】
【但是,在西汉中后期,妇女家庭地位已经开始降落。】
荆咕说到这里不得不感慨一声,历史规律的强大,以及十分的遗憾。
如果汉初的这种开明能一直持续到汉末,该多好。
可惜,就像是汉初时的英明帝王无法英明到后世一样,开明的政策同样不能。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后,对妇女的约束加强。董仲舒用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学说渗透到汉代夫妻婚姻关系中,认为丈夫属阳,妻子属阴,妻子服从丈夫是天经地义,男尊女卑开始有了理论基础。】
【都说天地有阴阳,阴阳和谐方为相处之道,各朝各代都致力于打压女性,这就是你们的天地阴阳之道吗?】
天幕放出了对比:
&34;秦汉时期的文官与明清时期的文人,谁阴谁阳?&34;
秦汉男人:“哈哈哈哈,当然是我们!我大秦锐士大汉铁骑阳刚威猛!文官同样不遑多让!”
唐朝的男人也矜持一笑:“我大唐男儿同样威武!”
明清时期的文人,拿着手里的折扇,坐着轿子,上马颠地七荤八素官帽都快掉下来。秦汉时期的文官,佩剑骑马,文官也很能打。
哪怕是唐朝也保留着尚武风气,诗人都是佩剑出行,著名的大诗人李白还是一位剑术高手。——不是所有文臣都是文弱书生。
再放出对比:“文臣与武将相比,谁阴谁阳?”
身穿盔甲的武将,和瘦弱白皙的文臣,谁更威猛,谁更阴柔?甚至不需要跨时代的对比,同时代对比也能很明显看得出来。
【你们是不是以为我只是开玩笑?
并不是哦,当朝廷不断地禁止改嫁禁止再婚,民间还因为女子受歧视,生下女婴就溺死,男女比例不断失衡,这个时候,阴阳平衡如何维持?】
刚刚听得忿忿不平的董仲舒心里一个咯噔。阴阳原来不仅仅局限于男女吗?女为阴,男为阳,难道不对吗?
男女比例失衡是什么意思?阴阳平衡会被打破又会有什么后果?可惜荆咕没有继续讲下去,给董仲舒吊足了胃口。
【汉宣帝时期,下令表彰贞妇烈女,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出面对女性贞节进行表彰。此后,汉宣帝不断以朝廷名义不同程度的表彰贞妇烈女,极力鼓励贞节观,并且把贞节观和国家政策结合。】
【嗯没错,就是因为殉葬严惩藩王的汉宣帝。我对他的爱消失了,再见了刘询,你这么喜欢贞节,妻子死后干嘛不自己守贞?】
刘询:前面还夸他,现在立刻改口,女人的爱真是短暂。
他又忍不住摸摸鼻子,有些心虚。
难道,这件事做得不对吗?连始皇帝都提倡贞妇不改嫁,哪里不对了?
【到西汉后期,汉成帝时期刘向进一步发展男尊女卑的观念,开始对妇女行为做约束,并且写《列女传》来约束妇女。】
【这位汉成帝,就是飞燕合德的汉成帝。刘向呢,也很神奇,自己约束妇女,但是掺和进后宫女子的纷争时,丝毫不肯闲着呢。】
刘向和儿子刘歆,都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论文学成就可以说是中国目录学的鼻祖。
他撰写得《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
还编纂了《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五经通义》,编订《楚辞》,联合儿子刘歆共同编订《山海经》,文学上的成就非常厉害。
但是政治上,跟他的文品相比差太远了。
听到天幕上对自己政治上搅风搅雨行为的评价,刘向一阵担忧:怎么听起来自己在后世口碑不好?还是说自己后来的结局不好?
【到了东汉,班昭在前人的基础上写《女诫》,开篇就是《卑弱》,说女子天生卑弱,所以要谦让恭敬,先人后己,对丈夫专心事之。班昭还立下一个总原则,即后世教导女子的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德”。】
或许班昭的初心是好的,是在东汉这个已经日渐保守的社会劝诫自家女孩如何立世,但她也不会想到,后世会如何歪曲她的书籍。
当女子连读书识字的权力都被剥夺,当女子以无
才便是德为荣时,只能读“女四书”,只能不断地听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古人告诉自己该如何做人时,她们哪里还会有自己的主见和自己的思考?
班昭的脸色一阵阵惨白。
虽然现在她还没写这本书,但是可能另一个世界的她写了,会有多少女子因此受害?她更没想到,同样是汉朝,西汉与东汉的差别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