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留存在心头的,唯有那恰如同白鸟掠过水面一般的影。
但这并不影响做为聪明人的袁天罡在嬴政话音出口的那瞬间,意识到某些事实。
眼前的秦皇真真切切对晋王李治另眼相待的事实。
这同袁天罡内心里真正想要保存和保留的并不冲突,甚至符合袁天罡所想要的发展。但袁天罡以话语在喉头堵了又堵,终是忍不住开口,对着嬴政做出疑问道:
“敢问大唐皇帝陛下,可是会再归来,回返阳间?”
唐皇游地府,这本是白衣观音同天庭、佛门一起针对原身针对唐皇所设下的局。只是当唐皇成为秦皇,成为此世之间最后一位神代帝王,那么所有的一切同样会因此而生出变动。
唐皇的寿命尽与不尽并不重要,重要的秦皇是否愿意以唐皇的身份再归来。
但很
40-50(第713页)
显然,以神魂切割并且成就国灵之身的嬴政显然是不会就此将阳世的布局放下的。因而袁天罡话语甫一出口,忽然便意识到自己其实问了一个很蠢的问题。
太子承乾与魏王李泰之间的争斗从来便在眼前这位秦皇陛下所掌握,更注定不会成功。那么秦皇所想要做的,会是替晋王铺路,并且将皇位传递到晋王李治的手吗?
袁天罡对此表示怀疑。但不管内心当中如何作想,又是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袁天罡终是开口,给出答复。有关于嬴政此前提出的,晋王如何的答复。
相较于两位成年的兄长的而言,晋王李治无疑是一个乖宝宝,一个老好人,一朵迎风飘曳的小白花。
当然,同样不乏一个优秀的皇子所应有的聪明才智等种种。即使因未及弱冠的缘故未曾有太子承乾及魏王李泰那般显眼,但无疑,袁天罡同样无法说出什么不好来。甚至于晋王李治的面相
是大富大贵,天下至尊的人主之相。
但袁天罡更清楚,当秦皇成为唐皇,天机混淆诸多种种被紊乱。自身此前所看到的、算到的,或许未必做得真,更未必会向着那一切而发展。所以袁天罡在做出回禀与禀告之时,并未因此而过多的将个人倾向显露。
只是极力客观的将自身印象说出,但凭这位秦皇陛下选择。
然而袁天罡神前,嬴政的思绪却仿佛是飘远,以目光垂落,静看着魏王李泰同太子承乾之间的对峙。
“孤为储君,李泰,你带人潜藏在玄武门后,究竟是意欲何为?”
太子承乾骑在高头大马上拉下了脸,对着终是忍不住跳出来的李泰做出指责。
做为名正言顺的东宫储君,李承乾同昔日的太子建成之间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因而李泰再是清楚不过,速战速决的道理。
可惜李承乾心中防范既然生出,自是打着拖延时间的准备。而李泰虽想要掀桌子,却并不具备原身昔日的威望与掌控力等种种。所以李承乾迟迟不曾走进埋伏圈的情况下主动出击,将自身暴露,其实并非是什么不可以理解之事。
但九十九步都走了,李泰又岂会于此同李承乾之间废话?
当即弯弓搭箭,对准了太子承乾,狞笑道:
“意欲何为?这里是玄武门,好大哥啊好大哥,我想要做什么,不是再明显不过吗?”
随着李泰话音落下的,是李泰手中箭矢离弦而出,奔着李承乾面门而去。
第046章第46章
喊杀声起,一切恍若多年之前的玄武门旧事重演。李泰那射出去的箭矢自然是落空了的,毕竟太子殿下名正言顺组建的官之中,并不乏武艺高深之辈。而太子承乾本人,更是一个向往草原生活的精神突厥人。
纵使因为足疾等缘故,不良于行。但该说不说,好歹是曾经的大唐第一权二代兼高富帅,长安城中最靓的崽。文采骑射等方面,多多少少还是有着两把刷子的。
虽然这并不影响自从长孙皇后薨后,太子行事便愈发无状。但做为深受原身宠爱且再是名正言顺不过的皇太子,李承乾身上若当真半点筹码也没有,不免过于废柴不是?
当然,虽不是废柴,可相较于多年前原身同太子建成之间的争斗而言,同样是有所不及的。只是短兵相接白刃相加,这本当再是亲密不过的骨肉之间,终是步上了李唐皇室兄友弟恭的后尘。
然而于此时刻,在太子承乾同魏王李泰的人马终是交手之际,城墙之上的嬴政却是开口,对着袁天罡风马牛不相及的提出疑问道:
“他可是说出了什么?”
他?
这样没头没尾的话语问来叫袁天罡不由得有些怔楞,不过很快这位钦天监台正兼不良人统帅便反应过来,嬴政口中所指的究竟是谁,又究竟是何人。只是出于某些顾虑,袁天罡小心翼翼的做出求证道:
“您想要问的,可是胡亥?”
自然。
嬴政颔首,目光中并无太多情绪。然而莫名的,袁天罡却似乎感受到了周遭的温度好似是在下降。有冷意似乎浸透到骨髓,深入到灵魂。于是袁天罡不由得心中微凛,口中的话语亦是斟酌了再斟酌,方才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