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去老孙的副厂长职务,调入后勤管物资去了。
井贺国所在的销售部门,也让李强大大消减了权利。
所有的业务往来,必须要经过厂领导的远程指导。
不然,任何业务都是无效的,厂里也不会承认这项业务。
不止这些,李强还开展了,每周上一天的思想教育课。
并且叫停了研发部门的研发工作,给出的理由是,研发部门的研发过程,太浪费厂里的资源。
这事气的孙工等一系列主持研发工作的人员,纷纷破口大骂。
跟来自工业部的调查组疯狂吐槽这件事。
但是这次来自工业部的调查人员,全是何国政的手下,对于这些事一概不过问。
至于,这些事张宇一概不知,因为张宇现在在枪械研究所,正在主导肩抗火箭弹的研发工作。
最早下线的是后事作用最多RPG-7火箭弹,这种老式的肩抗式火箭弹,在二战时期就投入使用。
说起这个肩抗火箭筒,就不得不提德意志。
最早的肩抗火箭筒,是由一位德意志天才设计的。
设计的初衷就是想设计一款单兵防控武器。
这才有了后来肩抗火箭筒的鼻祖,“飞拳”防空火箭弹。
“飞拳”A型包括4个发射筒,每个直径为20毫米。它可以发射小型火箭推进器,射程最大400米。这一设计并未获得青睐。在当时制导系统还未成型的时候,防空需要更强的火力密度和射程。
45年,B型在A型原基础上增加了五个发射筒,总数量达到了9个。中间一个发射筒,四周是八个发射筒,火力密度得以提升。
B型火箭筒射程距离更是增加了一百米。
不过,因为于这款武器的对地运用,远远超出这款武器对空的运用。
这款初衷单兵防空武器,在后来的研发中,着重了对地面的打击。
当然在以后的二十世纪以及二十一世纪中,这种肩抗式火箭筒,确实研发出了,许多中对空导弹。
后事运用最多的“毒刺”防空导弹,就是在这些基础上研发出来的。
对于这种武器最有发言权的,当属北边那头大白熊。
后来那些风靡中东的肩抗火箭筒,以及风靡非洲的火箭筒,大多都是这头大白熊生产的。
就拿以前两国关系亲密的时候,国家从大白熊那搞来了不少肩抗火箭。
在抗美的战场上,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张宇就在这种基础上,改进了肩抗的后坐力。
并且研发了多种火箭弹,有云爆弹,穿甲弹,燃烧弹,以及烟雾弹等等。
并且张宇带着这些火箭弹,前往军区进行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