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村不产粮食,周围几个村子能种粮食的也极少。
整个县城老百姓吃的粮食,七八成都是从外地运回来的,人工费加运费,足足比在外地的价格贵了一倍。
普通人家平时也就喝点清澈见底的米汤,米粥是想都不要想,
那是给生病的老人或者坐月子的妇人喝的,顿顿吃大白米饭是土财主,不是他们这些泥腿子所能想的。
梅子林开口吩咐道:“多做几个玉米饼子,再炒盆野菜,鸡蛋就算了,昨儿才吃过。”
搁前世,喝米粥算个屁,顿顿吃肉都不在话下。
一想到穷的只能吃野菜的安家老小,梅子林心塞的同时,居然隐约有些心疼。
和心塞的梅子林相比,一旁得知今早吃米粥的杨巧儿,高兴的差没把嘴咧到后脑勺,生火做饭的动作利索了不少。
其实原主的家底放在安家村算是不错了,要想安老爷子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也才攒了一百多点银子。
相对而言,原主的家当有两百两,已经算是小富婆一个了。
可哪怕家底不薄,原主也没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经过战乱及各种天灾人祸的洗礼,原主深知富不露白的精髓。
没过多久,安心月也跟着起床。
她经过厨房见自家亲娘坐在门口晒太阳,心里有种怪怪的感觉:这个点,娘应该在睡觉啊,怎么起早了。
安心月不露痕迹的打量着自家亲娘,梅子林此刻却看着杨巧儿有些微起的肚子,不由叹口气。
还不到十七岁的杨巧儿,已经是个一岁娃的娘,现在肚子里面又装了一个,看着月份怕是要到年底生。
古代生娃的条件本来就差,外加上大冬天产子,到时候又是一堆麻烦事。
等这胎生完,得让老二学会避孕,不然一年一个的往外生,养不养得起不重要,重要是二儿媳的寿命肯定有影响。
杨巧儿麻利的做好早饭,家里的几个娃也陆续的起床,连同昨日被打成猪头的安老四也起来了。
金黄色的玉米饼子,配上香浓可口的白米粥,野菜虽然看着糙一些,但这伙食放在安家村已经算是极好的待遇了。
梅子林分好玉米饼子和白米粥,这才动筷子,淡淡的语气来了句,“吃饭。”
小的几个一口玉米饼子一口米粥,谁也不会傻乎乎的问今儿不过年为何有米粥喝。
他们大多数生怕自己此刻在做梦,哪怕是在梦里,多吃几口也是香的,而醒来就什么都吃不着了。
安老四眼睛红红的,精神状态不算太好,但至少有个人像。
他忐忑不安的情绪写在脸上,毕竟家里实打实的替他还了一百两,怕是要穷的见底了。
安老四内疚极了,他是鬼附身脑子进屎了吗,怎么会往赌坊那个鬼地方跑!
第6章周家的算计
喝了一碗米粥,梅子林真的吃不下去。
玉米饼子太粗割嗓子,野菜苦的难以吞咽,她已经努力的不挑剔食,却依然没办法吃个饱。
看到自家婆婆把手里的玉米饼子放回去,杨巧儿有些担心,“娘,是不是今儿的玉米饼子,做的不和你口味?”
梅子林瞄了一眼二儿媳妇,没有说话便是一种回答。
杨巧儿自动补脑,以为婆婆胃口小,喝了白粥后便吃不下东西,便笑嘻嘻的说,“娘,你要是不吃的话,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