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第161章【VIP】……
nbsp;nbsp;nbsp;nbsp;事发突然,禁军们还在临时校场上吃饭。
nbsp;nbsp;nbsp;nbsp;夏枢拿着长刀,背着行囊,带着景璟直接找到两个管事的校尉,开门见山道:“本宫要去县城,你们两个谁带一千人跟我过去?”
nbsp;nbsp;nbsp;nbsp;两千人的队伍,永康帝给配置了三个校尉,其中一个叫杨岩的被元州带着去了晋县,现在估摸着正和元州难兄难弟,剩下的一个叫周康,一个叫郑郊。周康四十多岁,性子还算稳重,没有吭声,郑郊三十出头,稳重不足,锐气有余,一听夏枢的话,就面露不满:“天都快黑了,你这会儿去什么县城,老实待在这里,别给兄弟们捣乱。”
nbsp;nbsp;nbsp;nbsp;这些禁军们自从摸清了上面的意思,对夏枢和褚源这两位封地主人没一点儿尊重。
nbsp;nbsp;nbsp;nbsp;夏枢也不跟他废话,抽出刀,刷地一下架到他脖子上,凶悍道:“你就说去不去,敢说不去小爷直接剁了你!”
nbsp;nbsp;nbsp;nbsp;他神色极为不耐烦:“我数三声,一、二……”
nbsp;nbsp;nbsp;nbsp;“哎,王妃莫恼、莫恼!”旁边的周康见他越喊目光越凶,赶紧抓住刀柄,打圆场道:“郑校尉只是担心夜晚行路不便,不是故意抹王妃面子,王妃,你看要不这样……”
nbsp;nbsp;nbsp;nbsp;他道:“一千人的队伍,光点兵也需些时候,就算大家现在都不吃饭,立马集合点兵,要正式出发,也得半夜去了。天黑路不好走,到县城估摸着得明日上午,什么急事最早也得明日下午才能处理。所以要不咱们兄弟今晚早些睡下,明日早早起来,上午护送你过去,下午到那里正好可以处理事情……”
nbsp;nbsp;nbsp;nbsp;“是不是敌人都兵临城下了,你们还要和他们打个商量,让他们等你们吃完、睡完之后再来叩门?”夏枢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去不去?去就马上点兵,半个时辰内立刻出发,半个时辰内未内出发就是违抗军令,格杀勿论!”
nbsp;nbsp;nbsp;nbsp;话音刚落,便是手腕一转,刀刃划过,郑郊脖颈骤然乍现一道大血口子,惨叫一声,捂着脖颈慌忙后退。
nbsp;nbsp;nbsp;nbsp;夏枢冷冷地看着他,厉声道:“不尊主上,意图违令,念你是第一次,本宫就饶你一条狗命,以后再敢如此,就别怪本宫把你剁成肉酱喂狗。”
nbsp;nbsp;nbsp;nbsp;郑郊面露惊恐,现场刚刚还嗡嗡作响、嬉笑打闹的禁军们也安静了下来,放下手中的碗,神情惊疑不定。
nbsp;nbsp;nbsp;nbsp;周康他们实际上根本没把夏枢这个王妃当回事儿,说几句话也只是敷衍,想着拖到明日再找个借口敷衍过去,没料到他是真敢动手,一下子全愣住了。
nbsp;nbsp;nbsp;nbsp;周康见郑郊神色恐惧地跌坐地上,又见夏枢举着刀,目光移向自己,头皮一麻,赶紧硬着头皮主动道:“……王妃莫气,不知下官可否问一句,这么急,可是有什么事吗?”
nbsp;nbsp;nbsp;nbsp;说完,他又忙解释道:“下官虽说可以暂时掌管千人,但元大人不在,下官怕稀里糊涂的,不能说服所有人,耽误了出发的时间。”
nbsp;nbsp;nbsp;nbsp;夏枢知道这些人虽然被他的狠辣暂时震慑,但话若不说清楚,有得墨迹,于是长话短说,真真假假道:“元大人一个多月前趁着夏收即将结束,曾向晋县县令索要你们的军饷、粮草,但半个月前他回来过一趟,却说事情并不顺利,同时怀疑晋县县令与周边的土匪有勾结。眼看半个月又过,你们的粮草就要见底,他还无消息,今日景尚仪去晋县采买,就打探了一下,熟料却发现异族与晋县官员有暗中来往,元大人及他带去的人却了无踪迹。我们怀疑元大人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不小心暴露,被晋县官员和异族抓住,所以才至今未归,消息全无。”
nbsp;nbsp;nbsp;nbsp;此话一出,全场惊愕!
nbsp;nbsp;nbsp;nbsp;郑郊愣了一下就出言反驳:“你说谎!”
nbsp;nbsp;nbsp;nbsp;他虽然心中愤恨,但也非常害怕,毕竟夏枢是他们名义上的主子之一,真找个不尊主上的借口杀他一个校尉,他也只能白死。于是后退到远离夏枢一丈远,才接着道:“元大人是奉皇命和晋县县令商议军饷、粮草之事,那晋县县令怕是疯了才会对他动手。至于晋县官员和土匪、异族勾结更是无稽之谈,皇上把我们的军饷、粮草交给晋县县令筹备,足以证明皇上信任晋县县令,晋县县令不可能是你说的那种人。”
nbsp;nbsp;nbsp;nbsp;“你说不可能就是不可能?万一元大人出事,口粮来不及筹措,你叫在场的所有人下个月都喝西北风吗?更甚者……”夏枢冷冷地看着他,高声喝道:“若是元大人怀疑成真,晋县官员勾结土匪、异族,对他下了死手,就剩几天的功夫,晋县会不采取行动,袭击安县,斩杀所有知情者?你相信晋县县令,置元大人性命于不顾,届时出事,你小小一个校尉能有几条命为所有人负责!”
nbsp;nbsp;nbsp;nbsp;“粮草要见底了?”周围的禁军们哗地一下全站了起来,面面相觑,神色茫然地问周康和郑郊:“周校尉、郑校尉,这事儿可是真的?”
nbsp;nbsp;nbsp;nbsp;周康和郑郊眼睛闪了一下。
nbsp;nbsp;nbsp;nbsp;底下的兵士们不知道,但他们三个校尉可是一清二楚,禁军的粮草确实要见底了。不过来封地之前,皇上已经下旨叫晋县官员为他们提供军饷、粮草,所以名义上安王和安王妃是他们的主子,实际上晋县县令汤余才是他们真正的衣食爹娘。
nbsp;nbsp;nbsp;nbsp;现在元大人久去未归,眼看粮草就要见底,周康和郑郊心中也有些着急,但无论怎样着急,晋县官员或者说晋县县令都是不能得罪的。
nbsp;nbsp;nbsp;nbsp;周康眼睛骨碌碌一转,脸上带笑,一副讨好的模样笑道:“王妃,这其中会不会是有什么误会?”
nbsp;nbsp;nbsp;nbsp;夏枢已经把前情讲完,哪里容得他再拖延,刀直接往前一送,架到了他脖子上,沉声道:“故意拖延时间,姓郑的浪费了名额,你想第一个试试头身分离的滋味吗?”
nbsp;nbsp;nbsp;nbsp;说着话,他刀刃翻转,刹那间便在周康脖颈上划出血线。
nbsp;nbsp;nbsp;nbsp;周康不料他下手这般果断,汗毛瞬间直竖,浑身发凉,赶紧高声求饶:“王妃莫激动,下官只是害怕有误会。既然王妃今晚就要带人过去,下官这就马上去点兵。”
nbsp;nbsp;nbsp;nbsp;夏枢知道这人说是点兵,也不定会老实,于是抬头看向周围神色茫然、不知所措的禁军们,言明好处:“粮食马上见底,他们这些校尉还存有私货,你们这些普通兵士可是马上就要无粮可食。但是本宫可以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听从号令,保护本宫、王爷以及安县的老百姓,在元大人安全回来之前,你们的粮草、军饷本宫和王爷会全数补贴给你们,绝不叫你们饿了肚子,没了收入。”
nbsp;nbsp;nbsp;nbsp;“另外……”他扫了一眼周康和郑郊,再看向周围这些禁军:“此行随本宫去县城是为保护两千多灾民,以应对随时而来的土匪袭击,凡表现积极出色者、立下功劳者,等元大人回来,本宫必会会向他举荐,伍长、什长、百夫长、甚至包括校尉,所有位置不论出身贵贱,有能者居之。”
nbsp;nbsp;nbsp;nbsp;此话一出,刚刚还茫然无措的禁军们,有不小一部分眼睛刷地一下就亮了起来。
nbsp;nbsp;nbsp;nbsp;从京城远赴偏僻的安县,有多少人是心甘情愿的?大部分人被挑选过来都是家境一般,活动不开,才得了这么个名额。这支禁军队伍中,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兵油子很多,但既然来了,想闯一闯的人也不少,夏枢一开口允诺举荐,立马就有不少人心思浮动。
nbsp;nbsp;nbsp;nbsp;周康不像郑郊出身好,他熬到四十多岁还是个百夫长,此次跟着来安县护卫安王夫妇,才得以提到校尉之职。他心里清楚,三个校尉中,他年纪大又没背景,位置是最不稳的,一旦这位王妃在元大人面前说些什么,让他们三人空出一位置,留给旁人“能者居之”,很大可能是他职位不保。
nbsp;nbsp;nbsp;nbsp;毕竟元大人极喜欢这位表面平平无奇的王妃,为追求他,好好的京官不做,跑到这偏僻地方的荒唐行为满京城都知道,但凡这位王妃给些甜头,说不得元大人真会照着他的意思办。
nbsp;nbsp;nbsp;nbsp;再者,粮草马上要没了的事情是事实,若是元大人在月底前赶不回来,他自问比起晋县县令汤余,还是这安县的两位主人这里更容易要到粮草,下个月甚至以后的粮草说不得真还得依赖他们两位。若是能从这两位手中弄到粮草供养手下兵士,不仅能收买收下兵士们的心,还能稳住他的位置。
nbsp;nbsp;nbsp;nbsp;当然,若是元大人月底前赶回来,说一切都是安县两位主子的骗局,粮草供应正常,他也可以拿脖颈上的伤口做借口。
nbsp;nbsp;nbsp;nbsp;总之,不宜再拖延下去,不然就算最终积极去了县城也把人得罪了。
nbsp;nbsp;nbsp;nbsp;想明白之后,周康的态度立马就变了,朝夏枢一拱手,扬声道:“下官先行谢过王妃和王爷的慷慨之举,王妃既然有令,下官这就点齐一千兵马,跟随王妃前去保护县城那里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