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和工部的同僚们忙碌两三日,顾宁熙在休沐日前整理出了昭王府花苑和校场的图纸。
nbsp;nbsp;nbsp;nbsp;后日她去王府当值,正好将图纸呈给昭王。若有不足之处,再行添改便是。
nbsp;nbsp;nbsp;nbsp;顾宁熙最后一遍检查图纸,负责此事的两位同僚也在旁一同盯看着。
nbsp;nbsp;nbsp;nbsp;按理来说,这在昭王殿下面前露脸的差事,多少是想让人争一争的。只不过顾大人官阶最高,他们越不过他。况且修葺昭王府之事拖到眼下,这份图纸还不知道是功是过,反正由顾大人先担着,他们尽职尽责也算问心无愧。
nbsp;nbsp;nbsp;nbsp;工部其他官员都陆续归家,顾宁熙将图纸收于匣中,与二位同僚告别。
nbsp;nbsp;nbsp;nbsp;“我先行一步。”
nbsp;nbsp;nbsp;nbsp;“顾大人慢走。”
nbsp;nbsp;nbsp;nbsp;初次独立接管一桩差事,说心中全无紧张当然是假的。不过既已尽了人事,可以先好好过一日休沐。
nbsp;nbsp;nbsp;nbsp;顾宁熙提前与母亲知会过,借公事为由,晚间并未回侯府,而是去了兴宁坊的小院。
nbsp;nbsp;nbsp;nbsp;前些时日她与表兄商量购置宅邸一事,将大致的要求写给商行后,商行已经挑出几间不错的屋子。
nbsp;nbsp;nbsp;nbsp;表兄还在西山军营,顾宁熙预备趁休沐日的闲暇,先行去看看。
nbsp;nbsp;nbsp;nbsp;最近的两处院子离兴宁坊不远,步行便可前往。顾宁熙带了心腹小厮,顺着商行给的地址寻去。平日里她甚少走这个方向,两旁街景有些陌生。
nbsp;nbsp;nbsp;nbsp;好在没有走太多冤枉路,不过在一家木行门口,顾宁熙遇见一位半熟不熟的人。
nbsp;nbsp;nbsp;nbsp;武安侯谢谦,就隔着几步路,顾宁熙犹豫要不要上前打招呼。
nbsp;nbsp;nbsp;nbsp;但武安侯专注于和木行掌柜说话,并未发现自己,她就这么悄悄走开也不是不行。
nbsp;nbsp;nbsp;nbsp;“……客官真是好眼力,这是新到的木料,才在铺中摆了小半日。您若诚心想要,整段拿去,给十贯钱便好。”
nbsp;nbsp;nbsp;nbsp;“十贯钱?”
nbsp;nbsp;nbsp;nbsp;瞧着新冒出来的俊俏小郎君,掌柜笑意不变:“小公子有所不知,此乃上等的黄花梨,两三百年方能得,当然比其他木料金贵不少。”
nbsp;nbsp;nbsp;nbsp;顾宁熙略一搭眼,木料是黄花梨不假,但观其色泽、纹理与香气,没有一样是拿得出手的。
nbsp;nbsp;nbsp;nbsp;她不动声色示意谢谦收起钱袋,似笑非笑:“您说这木料有二百年?”
nbsp;nbsp;nbsp;nbsp;眼前的两位郎君衣饰都不俗,见青衣公子似乎懂行,掌柜也不敢明着诓骗,含糊道:“总得有百年,黄花梨长成极为不易,能顺利运入京都就更难得了。”
nbsp;nbsp;nbsp;nbsp;顾宁熙笑起来,依这块木料的粗细,连把椅子都做不成。“倘若这段木料有百年,”她一指铺中央摆着的黄花梨八仙桌,“那打造那张桌子的木料,岂不是得近千年?”
nbsp;nbsp;nbsp;nbsp;“这……”
nbsp;nbsp;nbsp;nbsp;“依我看,木料纹理不够清晰,色泽暗淡无光,这一处原本有明显瑕疵,更像被强行削去。”
nbsp;nbsp;nbsp;nbsp;她每说一句,掌柜的笑容便尴尬一分,连谢谦也听出了些许门道。
nbsp;nbsp;nbsp;nbsp;毕竟是沙场征伐之人,他略一沉了神色,气势便有些慑人。
nbsp;nbsp;nbsp;nbsp;顾宁熙惊奇于他的上道,掌柜擦了擦额间汗,情知自己遇上了行家。他陪小心道:“那您二位说个数?”
nbsp;nbsp;nbsp;nbsp;谢谦去看顾宁熙,顾宁熙伸出三指:“三贯。”
nbsp;nbsp;nbsp;nbsp;三贯钱几乎是她一个月的俸禄,也就是战场新胜的武安侯,能眼也不眨买下整段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