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陆离不为所动,直接就开始摆实事讲道,从周天子的分封制,到大秦的南方军团,再说到汉朝自家的七国之乱、推恩令。
nbsp;nbsp;nbsp;nbsp;总结就是:“同室尚有操戈之祸,况异姓乎,若成州牧,臣恐有割据之乱。”
nbsp;nbsp;nbsp;nbsp;好似在说异姓不可信,实际上陆离这话的时候分明是在看向刘焉,就差直接说这位汉室宗亲一点都不可信,他提出的想法自然也不可信。
nbsp;nbsp;nbsp;nbsp;刘焉气急:“依陆侍中此言,朝中竟无忠臣乎?”
nbsp;nbsp;nbsp;nbsp;陆离一脸淡定:“在下未有此言,不知太常为何会有此想。”
nbsp;nbsp;nbsp;nbsp;还说你不是做贼心虚,不心虚的话讲话这么大声做什么,还说着说着就破防了,是不是说中你心里藏着的那点小九九了。
nbsp;nbsp;nbsp;nbsp;刘焉不会陆离,转而看向刘宏,殷切道:“陛下。”
nbsp;nbsp;nbsp;nbsp;个一副等着刘宏做主的模样。
nbsp;nbsp;nbsp;nbsp;刘宏看看生气的老臣,再看看自家有有据的美丽侍中,这心到底要往里哪里偏难道是什么很难思考的事情吗?
nbsp;nbsp;nbsp;nbsp;刘焉:……
nbsp;nbsp;nbsp;nbsp;虽然被偏心了,但陆离并非此次廷议的胜利者。
nbsp;nbsp;nbsp;nbsp;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以陆离的反对为转移。
nbsp;nbsp;nbsp;nbsp;刘宏到底还是决定要设置州牧了,只不过试点性的暂时只规划了三位:幽州牧刘虞、益州牧刘焉,以及豫州牧黄琬。
nbsp;nbsp;nbsp;nbsp;并且现在还只是一个落在纸面上,并未彻底实行下去的状态。
nbsp;nbsp;nbsp;nbsp;好像还有转圜的余地,实际上没有半分转圜的可能。
nbsp;nbsp;nbsp;nbsp;见陆离对此事颇感担忧,刘宏还挺感动的。
nbsp;nbsp;nbsp;nbsp;可实际上陆离这担忧固然是真心,却也有一部分是在立人设、博名声。
nbsp;nbsp;nbsp;nbsp;好歹是天子近臣、深受皇恩,遇到这种存在隐患的事情你不开口,那不是蠢的看不出来就是毒的怀有异心。
nbsp;nbsp;nbsp;nbsp;至于真心,这份真心其实更多是给百姓的,被感动到的刘宏还真没分到多少。
nbsp;nbsp;nbsp;nbsp;但刘宏就是不知道,所以他感动过后还不忘宽解自家侍中。
nbsp;nbsp;nbsp;nbsp;他的宽解话术充斥着玄学的同时还夹杂着现实依据,左不过就是天命在我,然后拿大汉的相似情况举例。
nbsp;nbsp;nbsp;nbsp;陆离突然发现,刘宏真的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无忧无虑的人了。
nbsp;nbsp;nbsp;nbsp;但他是皇帝,皇帝的无忧无虑只会给苍生带来无尽的忧虑,这真的太要命了。
nbsp;nbsp;nbsp;nbsp;而对方的这种心态,用西方的话来说,是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
nbsp;nbsp;nbsp;nbsp;而用东方的话来说,则是江山留与后人愁。
nbsp;nbsp;nbsp;nbsp;而且对方的自信还真的不是毫无依仗的,不说这些年各种造反此起彼伏却都被按下,还在骚动着的也没有一个能够到达洛阳的。
nbsp;nbsp;nbsp;nbsp;就说他们大汉自开国以来,那真的是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却都很没问题。高祖之后的惠帝不行有吕后,诛诸吕之后能选出文帝,哪怕后面王莽篡汉,都有光武复汉。
nbsp;nbsp;nbsp;nbsp;刘宏往前一下,连着一溜的小皇帝看起来真的分分钟就要完蛋,可事实是大汉照样跌宕起伏的传到了他这里。
nbsp;nbsp;nbsp;nbsp;那么他为什么不能自信接下来大汉哪怕存在波折,依旧能够平稳传递下去呢。
nbsp;nbsp;nbsp;nbsp;若陆离不是早知历史,这400年大汉还真的很难让人不自信。
nbsp;nbsp;nbsp;nbsp;而陆离虽然知道历史,可人家都这么自信了,你还是非要跟人家说万一,那就很不礼貌了。
nbsp;nbsp;nbsp;nbsp;所以陆离纠结了一下,争辩了几番,最后还是无奈的暂时被刘宏“说服”了。
nbsp;nbsp;nbsp;nbsp;本以为这个话题就此止住,可谁知他们陛下前脚还江山留与后人愁,下面就开始跟陆离探讨起哪个后人比较合适了。
nbsp;nbsp;nbsp;nbsp;好好的突然被扔过来一个立储相关问题,陆离只觉得自己像是好好走在路上突然被人踹了一脚一般。
nbsp;nbsp;nbsp;nbsp;他记得自己前世看过一个视频讲贾诩的智慧,其中就有一个问题是曹操问他立储的事,然后人家说自己在思考刘景升与袁本初以幼子为嗣,兄弟相攻之事。
nbsp;nbsp;nbsp;nbsp;虽然陆离不能拿刘景升与袁本初举例,但是历史提供了无数的例子。
nbsp;nbsp;nbsp;nbsp;你要是希望对方立长子,可以用春秋战国的一些国君,甚至是秦始皇举例。
nbsp;nbsp;nbsp;nbsp;而如果你希望对方立幼子,直接拿汉朝本身的例子举例就行。
nbsp;nbsp;nbsp;nbsp;如高祖没啥大出息的嫡长子,如景帝非常有出息的幼子武帝。
nbsp;nbsp;nbsp;nbsp;但对陆离而言,历史显然已经给出了答案,管他是长子还是幼子,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之中都不太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