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腊文小说>清妖>第六十五章 要的是态度明白

第六十五章 要的是态度明白(第1页)

乾不像龙,典型的谐音梗,说相声要用的话得扣钱。

赵安用的话,得加钱。

也是气的。

既然东台县不把他这个从九品学录当官看,那只能给他们一点来自域外天魔的小小震撼。

也该你东台县倒霉,出啥题不行,非得出个乾不像龙的谐音梗呢!

咱大清朝最重视的是什么?

文治啊!

如何文治?

不准乱说话呗。

都不准说话,自然文治昌盛,一派繁荣。

文狱之下,儒生如奴。

自顺治年间有个倒霉蛋在文章里写了一句“将明之才”被清廷直接斩首后,文狱就贯穿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且在乾隆朝达到高峰。

去年有个湖南多年科举都没及第的老秀才被判了斩立决,原因是老秀才平日靠给人代写词状为生,因此见了不少不平事,于是将经手的案件拼凑写成一部《笃国策》。

写成之后,立即上京城投献,以待取悦龙颜,换得一官半职风光风光,不想老秀才在书中表达了对大清捐官制度的不满,认为朝廷允许花钱捐官是祸国殃民的蠢事,结果惹得将捐官生意发扬光大的乾隆老太爷不高兴,一个妄议朝政就把老秀才全家消消乐了。

高压之下,读书人为免祸只能将涉嫌影射清朝的字眼改成其他字代替,或者干脆空起来,结果搞得文理不通,雅韵全无。后来更是连胡、虏、夷、狄等也成了避讳字,书籍中往往空格不刻。

搞的乾隆看文章时也常常摸不着头脑,于是特意下旨让出书刊书的不必再空格搞避讳,然而真的刻出来后,老太爷又不高兴了,各地文案立时频发,一串一串的举族消消乐。

湖南老秀才只因批评捐官制度就被满门抄斩,你东台县倒好,竟敢直接说乾隆爷不像条龙,嘿,自个掂量后果吧。

往大了说,你东台县倒霉,上面的府教授、省学政都得跟着栽大跟头!

弄不好抚台大人的顶戴也得跟着被摘。

往小了说,却是好说的。

毕竟在场人员拢共五个人。

赵安一个,知县一个、教谕一个、训导一个,外加一个师爷。

事情很大啊,乾不像龙就罢了,你这还乾妖(爻)不像龙。

怎么办?

你们自个商量吧。

别说我赵学录天杀星下凡不给你们一点机会,该通融的可以通融,就看你们会不会研究了。

这会的赵安稳坐钓鱼台,独自在县令大人书房中慢悠悠的品茶,时不时的还拿人知县的小摆件把玩一二,搞的他是县太爷样。

心态真的很惬意,真就是没想到这次监考之行还能有如此意外收获。

外面,不说汗如雨下,也是泪水和在眶眶里打转转。

陈知县那是悔的肠子都青了,自个是猪油蒙了心么出这么道考题。

事情要是被捅到上面,杀头都是轻的。

副考官杨教谕和县试具体经办人常训导也是满头大汗,前者甚至连站在那里的勇气都没有,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时不时抖上两下,跟中风似的。

常教谕也好不到哪去,上下牙关抖的“咯吱”响,明明满头大汗偏浑身上下凉的如堕冰窖般。

唯一还算镇定的是知县老爷请的大席钱师爷,将个考卷再三看了之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考卷要是被送到上面去,自家这位恩主最轻也是个斩立决。

怎么解释也没用的。

“乾妖不像龙”明明白白摆在那,你怎么解释?

书友推荐: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蝶变娘娘总是体弱多病龙傲天的反派小师妹七零宠婚:撩硬汉!生三胎青花冷(先婚后爱H)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琉璃阶上苟在修真世界梦中修仙:我有九个绝色道侣龙凤猪旅行团官道之权势滔天穿书后成了狼孩嫁给铁哥们替嫡姐爬上龙床,她宠冠后宫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一品红人袅袅春腰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
书友收藏: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被嫡姐换亲之后官场之狐官路浮沉潘多拉的复仇认知性偏差开局一杆大狙,爆杀十万鞑子陈放顾静姝官梯险情官途风云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绝品宏图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诱奸儿媳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官道之权势滔天触手怪她只想生存一品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