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说要用单一的颜色:“招牌得让人看清上面的字,映出不同的颜色,人家光看颜色了,哪能看到字,我觉得用绿色就很好。”
哥哥:“少来了,明明是你自己喜欢绿色,就想做成绿色的!”
妹妹:“妈妈说了,摆摊只用白色的灯串!”
哥哥:“妈妈没说一定只能用白色的灯串,我可以跟她商量一下,只用彩灯!”
“用彩灯客人会眼花,看不清桌上卖的东西!”
赵如月和宁绍明无奈地对视一眼,正想着要不要进去调解一下。
他们已经自己想到了办法。
宁时夏:“那要不我们各做各的?”
宁时秋:“先出去问问爸爸妈妈,能不能做两个招牌,爸爸出去摆摊卖的不是米粉,可以用店里的招牌让人家知道是我们家的东西,也应该再做一个属于小摊子在招牌,让人家知道我们小摊卖的是什么。”
他们镇上店面的招牌很简单,甚至没特地去找人起名。
直接用两个孩子名字里的其中一个字,就叫秋夏美食店。
赵如月和宁绍明听到两个孩子的话,就站在院子里等他们出来找自己商量。
结果门动了一下,又关上。
就听到儿子说:“我觉得其实不问也可以,我们可以一个人做招牌,一个人做菜单,组合起来,跟妈妈留出来的那块地方一样大应该也行吧?秋夏美食店挺好听的。”
闺女表示赞同:“那我做菜单,你做招牌?”
儿子:“行,你写字认真点,别写得太难看。”
闺女:“知道了,你招牌做得好看点,别只写几个字,也在上面画点花什么的。”
站在院子里,没等到孩子出来的赵如月和宁绍明再次对视一眼,不由露出笑容来。
接着一个回厨房继续忙,一个收拾了折叠桌和桌上的东西,提水浇菜去了。
晚上,他们比昨天提前了一点来到夜市街,但仍然是夜市街来得最晚的摊位。
他们到地方的时候,几乎所有摊位都摆好了自己的东西,出来逛街的人,已经在夜市街里到处转悠了。
赵如月牵着两个孩子,宁绍明推着平板拖车跟在她身后,前往他们的摊位。
走近后,看到他们的摊位上有人放着东西,赵如月还有些紧张,担心来的第一天就跟隔壁的人起矛盾。
好在她过去跟隔壁摊位的人说,这个摊位自己家已经被自家租下后,人家就把懂事收拾起来放回他们自己的摊位了,还跟她说说了声抱歉。
这让赵如月松了一口气,做生意能和和气气的真是太好了。
因为这一段路都被划为美食区,大家卖的都是吃的,所以也不存在什么同行敌视同行的行为。
宁绍明已经学会了怎么连接灯串,到了地方,他先把椅子搬下来,放在靠后的位置,对赵如月说:“你们坐着就行,这么小个摊位,我一个人就能搞定。”
他们这位置比较偏,非常不显眼。
但是等到宁绍明按照赵如月在家时的做法,把折叠桌搬出来,铺上好看的桌布,再把三明治和钵仔糕整整齐齐地摆到桌布和桌子两边的置物架上。
最后给连接蓄电瓶,给小吊灯通电。
彩色小吊灯,缠绕在两边的置物架上,它们一闪一闪地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在被打开的一瞬间,就把路过的几个小孩子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了过来。
“妈妈你看,好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