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清明去祭祖,我们各自带着贡品去,祖宗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啊?”
叶菁认为赵如月太过迷信,什么跟祖宗说,他们能听到才怪,祖宗真能听到他们的话,为什么不保佑她家发财?
她看向婆婆,想看婆婆怎么反驳赵如月,可婆婆却一声不吭。
黄秀华不是没注意到二儿媳的眼神,但她不想管,反正不要她花钱,一个儿媳出钱和三个儿媳出钱,对她来说没什么两样。
之前只叫老三家的买,只是看他们夫妻俩今年挣得多,比较大方,又比较好说话。
而老大家,老大这个人混不吝,她的话从来是不听的,她干脆直接越过了老大家。
老二家,则是觉得老二两口子看起来工作光鲜,实则挣钱很少,过得也不容易。
叶菁觉得赵如月迷信,她却不知道,王海燕才是真正有点迷信的。
赵如月为了找借口让三家都出钱,这么一说,王海燕就觉得很有道理。
“没错没错,既然分家在年头,当然得现在趁着过年的机会,跟祖宗们说一说。
要不选别的时间说,还要重新准备贡品,没有贡品香烛纸钱这些给各路神仙开道,我们的话哪能传到祖宗们耳朵里?”
叶菁这会儿看老大一家都不顺眼,王海燕说完她立马反驳:“那照你说的,需要贡品香烛纸钱这些开道,只准备一份东西不也能跟祖宗们说,何必要三份?”
王海燕一脸不赞成地看着她:“你这就是不懂事了,分家就跟树大分枝一样,表示家族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兴旺了,只准备一份东西,去跟祖宗们说家里越来越兴旺了,祖宗们怎么会信?我们都各自准备一份,祖宗们保佑的时候才能精准保佑到自家!”
她的语气变得颇为语重心长,教育起叶菁来:“你信我,这种事真不能小气,能多准备东西,最好就别吝啬,能准备好的,就别拿差的将就,你别嫌我这个大嫂多事,我说这些也是为你们好,自家人我才愿意说这么多的。”
叶菁心想:我呸!你可少来了,什么自家人,谁跟你自家人!
另外两个妯娌可不管她怎么想的,二对一,她不愿意也得愿意。
赵如月立刻跟王海燕把这事定下:“那大嫂,我们就说好了,各自准备自家的东西。”
“好!”王海燕忙不迭地点头,心里已经在盘算该买些什么。
赵如月却又皱起了眉头:“只是拜神要用到的鸡,不知道爸妈愿不愿意杀三只。”
家里的二十几只鸡是老两口养的,王海燕因为时不时帮忙喂,分到了几只,还剩下二十只,全归老两口。
赵如月顿了顿,继续说:“妈不愿意也没事,我可以回娘家问问,我妈养的鸡也特别好。”
黄秀华听到赵如月提起她娘家就是一激灵。
她终于记起来,他们分家没遵守当年承诺这事,还没过亲家那关。
想不让赵家人来闹,还得老三媳妇儿去哄。
这会儿黄秀华想起自己刚刚仗着辈分高做的事,冷汗都要冒出来了。
不禁在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刚才只说了那么一句,后来没反驳老三媳妇儿的意思。
要不然,把她惹急了,她回娘家说分家的事时耍心眼子的话。
哪怕他们家已经签了分家协议,赵家人来闹,他们老两口的棺材本也不一定能保得住。
而且等她以后干不动活,是要去老三家过日子的,得罪老三媳妇儿对她来说没好处。
黄秀华忙道:“几只鸡而已,自家养的又不花钱,说什么愿不愿意,没得让人以为我多小气,你们三家每家两只,除夕那天自己去后院鸡栏里选,看上哪只杀哪只。”
不等赵如月说话,王海燕已经喜滋滋地说:“谢谢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