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时间有限,我们今天先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大明灭亡的责任,究竟是在阉党,还是东林党。】
崇祯眉头微皱,虽然有了杨旭之前所说,但他还是无法相信东林党会是大明灭亡的祸患。
【说到东林党,我们首先要说东林党的起源。东林党是在哪里诞生的,又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诞生的。只有了解了东林党的诞生,我们才能从头理清楚明朝末年的党争起源。】
崇祯微微颔首。
这点他非常认同。
溯源!
只有溯源,才能更好的理解一个人,一件事,乃至一个党派。
【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等人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
【东林讲学之际,正值明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时。他们讽议朝政、评论官吏,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赃枉法。】
杨旭露出一抹讥笑。
有道是不看他们说什么,要看他们做什么。
很显然,东林党的说法与做法,完美契合了这个观点。
崇祯双眉微挑,露出赞赏之色。
这么说来,东林党不正是君子吗?
只是杨先生的表情似乎并不看好东林党。。。。。。。。
【这些针砭时政的主张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同情与支持,同时也遭到当朝者的激烈反对。他们将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但东林党本身可不承认自己是东林党。】
【他们否认东林党存在的同时,将所有反对自己的人给扣上了大帽子。山东的叫齐党,湖北的叫楚党,安徽宣城的叫宣党,江苏昆山的叫昆党,浙江的叫浙党。】
【由此,朝廷出现了各个党派。】
杨旭端起茶杯,吹了口袅袅热气,讥笑之色更浓。
人双标不可怕。
因为人生来就有立场。
国籍,种族,肤色,宗教信仰,家庭等等,这些关系的不同,注定了人是有立场的。
有了立场,就必然会出现双标的情况。
正如杨旭看历史喜欢从平民的角度去看,因为他就是平民,难道还要给权贵舔皮炎?
那不是贱吗?
但一边自己双标,一边还要公开指责别人双标,这就很可笑了。
属实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恶心!
崇祯眉头微皱,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这时候朝廷内部就出现了一些很严重的情况,随着满朝文武被划分了党派。大家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抱团,就形成了一个个利益集团。只要与自己政见不合,就要受到残酷打压。此时是非对错,国家大事,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