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放过其军,截其辎重,其军自乱,何须将士厮杀。”
高干嘴上虽这么说,心中却是明白,这是自己的拖延之术,他有十分不好的直觉,这一次渤海王的进攻,可能会是袁氏的末途。
高顺走出两里地,直到一名部将跟上,高顺警惕的问了一句,“后军可有追军?或是哨探?”
“回将军,说也奇怪,毫无踪迹,那高干可是料到了我们有所提防?”
有没有料到,高顺还真不知道,高干为什么不追,他也不清楚,或许是那句高氏一族的生死,真的唬住了他,如今的局势十分清晰,汝阳被围已经是第三日,高干自然知道异常,这一战的结果,稍有思路的人,也都看得明白,袁绍不过是负隅顽抗,或叫困兽之斗,高干犯不着将全族搭上。
这一点脑子,高顺相信高干还是有的。
“后军放松戒备,不过警戒哨要增加,继续行军!”
高顺更改了军令,若他离开时,高干胆敢出城追击,高顺保证一定给兄弟留下个深刻印象。
战场无父子,兄弟也一样,何况还是分立两军,立场相悖。
“将军,我军就这般过去,那补给怎么办?”部将又问。
高顺笑笑,“放心行你的军,不会叫你们饿肚子的!”
“去汝阳吗?”
“不,径直向东,去西华县。”
“张辽将军不是在汝阳吗?我军不去汇合?”部将又奇怪的问。
“正因为张辽将军粮草将尽,所以我们得去送粮草!”高顺语气转冷,显然已经不想解释。
部将虽然愈加纳闷,但也不时没有眼力劲,高顺将军这个冷劲上来,自己再废话,就要遭罚了,他放慢了脚步,回到了自己的军阵,心中犯嘀咕:自己都没带辎重,哪来的粮草,又哪来的送?
就在高顺军朝着西华县进兵时,西华县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西华县令戴琦,率领县兵封闭城池,并且将前来调配军粮的辛评一行软禁。
城外驻军顿时哗然,驻将杨丑马上将西华县团团围住,一边喊话城中,让戴琦开城,另一边,将西华变故报给了驻扎长平的张杨,面对变故,他也不敢贸然攻城。
县府,辛评虽双臂被缚,依旧对戴琦破口大骂:“戴琦奸贼,背叛主公,你不得好死!”
“反复无常的小人,待主公领兵杀到,必将汝碎尸万段!”
戴琦端坐县堂,巍然不动。
无论辛评骂得多难听,似乎都如不了他的耳。
辛评扯着嗓子骂了足足一刻钟,不仅骂他,还连带着堂上县丞主簿一起骂。
县堂一众人对辛评的辱骂可谓气得吹胡瞪眼,然见县令戴琦不为所动,他们也便按捺下来。
最后甚至连戴琦的祖上都问候了,最终声嘶力竭,方才停歇。
这个时候,戴琦缓身站起,走到辛评面前。
“君可知,戴某祖上何人?”
……
(PS:求推荐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