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不是什么好人,刘擎对牛辅,也没有什么感觉,若顺手被袁术解决,刘擎倒真无所谓。
而且,刘擎还举一反三,想到了郭嘉的下一步计划。
袁术逃回南阳,和谁冲突?自然是贾诩李傕统领的西凉军。
到时候,无论谁胜谁败,刘擎都是躺赢。
即便贾诩立下大功,击败袁术,那西凉军也会损失极大,日后真正归附刘擎,也就会顺利得多。
“奉孝还真是煞费苦心,不过此计,甚好!”刘擎对此计表达了赞赏,也不用郭嘉再将南阳的斗争,说明了。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至少都比刘擎聪明。
说道牛辅,自然能明白贾诩李傕的处境。
刘擎表示:出主意的是郭奉孝,动手的是袁术,和本王无关。
本王可是仁王!
这时,荀彧也道:“给袁术一线生机,雒阳之战,省得他做困兽之斗。”
这一点,倒和攻城围三,网开一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好!奉孝,具体军令,便由你与元皓合计发出,若有分歧,再再讨论,若是顺利,八月结束战斗,秋收之后,本王打算再起兵讨伐陈王与袁绍!”
郭嘉田丰听了,双双领命。
荀彧听了,直犯头疼,秋收之后,粮草都捂不热,又要大举攻伐了。
刘擎之所以这么急,是因为另一个消息。
孙坚在江夏之战中,已占据胜势,现在,无论是继续南下攻打长沙,还是趁势夺取江夏,都是很有机会的。
孙坚轻敌身死的剧情,未必会发生,但孙策一天天长大,却是难以阻挡的,一旦让孙氏在荆州或扬州立足,孙破虏和小霸王的威力,刘擎还是忌惮的。
要不,先试着派人去招揽招揽?
万一归顺了呢?
然而帐下好似没什么好人选。
众人散去,书屋剩下刘擎一人,刘擎拾起一张空白的帛书,摊在面前。
竟然无人,那便自己修书吧!
“孙将军勋启……”
刘擎开始书写,先表达对孙坚在平黄巾和御外族之战中的尊重,又表示他被袁术蛊惑的感到遗憾,为他毅然脱离袁术表达欣赏,然后大骂袁氏悖逆无常,图谋造反……
号召孙坚响应朝廷的讨袁诏命,不要与宗亲为敌,要战就和袁氏战,江夏距离南阳和汝南,都很近。
希望孙坚能认清形势,回到朝廷的怀抱……
如此云云。
刘擎看着自己的劝降大作,吹了吹墨迹,表示满意。
“是直接送出,还是找文若再润色润色呢?”
……
(PS:求推荐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