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李斯成了扶苏公子的老师有什么不好?难道你要和他李斯争吗……”
听着对方越说越激动,越发焦躁,越发慌张。
淳于越依旧没有搭理,也不想劝说对方冷静下来,自从来到咸阳城之后,不只是周青臣,还有其余六国的诸多博士,他们都惧怕秦国官吏,也惧怕嬴政。
而如今,六国博士们更惧怕现在已是大秦丞相的李斯。
周青臣被带入秦国,甚至被带入咸阳城,尽管始皇帝与李斯给了许多礼遇与厚待。
可就如眼前这个慌乱的人一样,他们都谨小慎微,现在他们又害怕李斯会报复。
且不说李斯当初如何,就说眼下。
他们觉得王绾贵为秦国的丞相,就因其人与李斯作对,就被嬴政夺了丞相位置,还会被李斯报复。
其实,李斯根本没有想过报复王绾,在他眼里王绾根本不是威胁。
淳于越心中感慨,荀子他老人家是儒家的大贤,却教出了韩非与李斯这两个法家弟子,且这两位弟子,都是法家学术了得的人物。
前些天,王绾还来了书信,说他已平安到了家中,种种迹象表明李斯根本没有派人报复,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他们这些人害怕呀。
咸阳城以东,函谷关外,一支数万人的秦军队伍来到了关外。
领这支大军回来的正是秦国的大将军蒙武。
大秦攻楚的第一批将士们回来了,在后方还有源源不断地秦人将士正在往函谷关而来,他们都是战后要归家的秦人,此刻已有人开始慌张地收拾自己的行装,还有将士一眼就看到了等在函谷关后方的家人,她们正在注目观望,见到至亲之人回家早已是流泪满面。
有两个穿着秦人甲胄的赵国士兵也在队伍中,其实这支队伍中还有很多赵国人,燕人,或者是以前六国的人,他们多数都会跟着秦军打仗。
一人问道:“你说我们杀敌这么多,秦王会给我们土地吗?”
“会的吧,以前记得许多齐人投效了秦国之后,秦王也会给他们土地。”
有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笑着面朝函谷关西面的方向,那是关内的方向,也是家的方向,他笑时咧嘴道:“我家里还有一个娘,一个大哥,还有一个婆娘等着我回去。”
几人不相识,只能尴尬笑着。
蒙武大将军回来的消息从函谷关一路送去,只要得到始皇帝准许,大军便可以入函谷关回家了。
大军归来的消息被快马加鞭,星夜兼程送去了咸阳城。
三天后,一道始皇帝的诏命送到了函谷关,命蒙武大将军,领着全军回家。
“回家!见娘亲,见婆娘,抱孩子!”
大军中传来了欢呼声,那两赵国人见到了那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已跟着大军入了函谷关,原来这个年轻人还有一个兄弟,他们是兄弟俩一起出征的。
当一支支队伍从函谷关进入关中,正值春耕时节的关中好似重新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将士们都回家了,田地就有人耕种了,原本萧条的关中稍稍恢复了一些元气。
咸阳城外,扶苏手中还拿着地契图,耳边是田安正在唠叨,说的都是使用田地要慎之又慎,种不出粮食或随意更换要种的粮食,轻则被陛下责罚,重则所有家仆都要饿肚子。
虽说公子不会饿肚子,可饿死了家仆,也会被始皇帝责罚的。
扶苏见到了远处有一家数口人走在一起,笑着道:“那就是归家的将士们吧。”
田安回道:“陛下给了诏命,让蒙武大将军回来了。”
“难怪今天蒙恬将军没来护送。”扶苏端着手中的地契,又对田安道:“让他们种一些麦子吧,我喜欢吃麦子。”
田安稍稍点头。
扶苏又吩咐道:“浐水边西面的那一万多顷要开荒,挖一条沟渠。”
田安不解道:“公子,那不是陛下所赐的。”
“虽说不是赐给我的田地,但丞相也没说我不能使用那些田地,不是吗?”
田安又是一阵沉默。
前些天,丞相交代的话语大抵上就是这个意思,陛下赐予的终究是有限的,但公子能使用的田地,就是两回事了。
只要不影响田地的所有权,丞相有的是办法将一件事变得名正言顺。
现如今攻打楚国的第一批将士回来了,也跟着迁入了不少人口,至少在人力方面就不用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