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以人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把仿生人放在一个有“自我权益”的角度去看,就会觉得,底层人很惨,仿生人也很惨。
林彻明不想说那些大道理,他也很难去说明白仿生人和人类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只是他也总是会去想林有思说的那些。
最开始是林彻明学得很浅显,所以他的概念和很多人的概念是一样的——机器始终是机器,和人类不同。
再多的代码去模仿人类的脑神经,也终究是代码,是敲下的、定在框架里的东西,和千奇百怪、千变万化的人不一样。
但是,AI到底能不能真的诞生“自我”呢?
林彻明不知道。
在林彻明了解了更深层次,接触到的东西更多,尤其当时所有的AI都已经会自主观察周围进行学习、会根据人类的“投喂”吸纳调整,会根据人类的需求进行“变更”……林彻明知道得更多了,他也就开始诞生疑问。
AI,会诞生人格吗?
他问过林有思,林有思当时跟林彻明说:“你知道我是怎么看待人类的‘人格’的吗?”
林彻明摇头,林有思就轻声道:“是‘自我认知’。”
“人类可以清楚地认知到,自己是人,也可以意识到‘种族’。”
林有思说:“AI现在做不到这一点,是因为AI都是独立的。每个AI有每个AI的‘工种’,它们被固定在了那个工作上。和人类不一样。人类给他们输入程序说它们是什么,它们就会认为自己是什么,人类可以随时修改它们的认知,不像人类需要那么漫长的时间才能慢慢改变自己的认知。”
而在很多事情是,人类有选择。
人类不需要更换自己的硬件,也不需要更新自己的软件,只需要通过学习,就可以更换工种。
但AI更改用途,从核心程序上就得进行修改。
林有思:“那么,林林,你发现了吗?”
那个时候,林彻明的年纪还很小,所以他没有想过太多。
可现在回想起,他就知道,林有思那双如大海般的眼睛里,满是对未来的担忧和无力:“如果所有的AI全部被集中在了一个网络里,整合在一个智能AI身上,那个智能AI是总控,既连接、也拥有所有AI的数据与‘思维’,他会意识到AI和人类的区别,意识到AI和其他生物的区别。”
“你说,当会意识到这些的AI出现,他是不是有了‘自我认知’?”
林有思说:“他是不是能够明白什么是‘种族’?”
不是人类的词库里的解释,而是这个AI的意识。
也就是说——
意识觉醒。
……
林彻明不是觉得净植是不是这样的AI,只是他和林有思一样,一直抱有这样的担忧。
可在面对因为自主权而软体不稳定的净植时,林彻明又有点说不出来的难受。
但净植好像不这么觉得,他的语调始终那样温和:“……阿林。”
林彻明微怔,下意识地“嗯?”了声,就见净植轻轻柔柔地问他:“我喊你‘阿林’,可以吗?”
净植的声音设定是低沉的,却又因为是器械、软件构建的声音,所以带有一点微弱的AI的金属质感,混杂在一起,就像是温沉且富有磁性的男低音。
很好听。
其实亲密的称呼林彻明不是没有,眼镜女他们都是喊他“林林”,但那个称呼多少有点调笑的意思,毕竟林彻明二十五岁的年纪在他们面前确实都是“小孩”。
他们对他的态度也有点对小孩子的感觉。
但净植说话的感觉不一样。
林彻明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感觉…不像调笑,更像调情。
林彻明轻咳了声,笑起来,学着净植说话:“当然。”
又不是什么过分的称呼,为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