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朔道:“哪里的话。工匠做好了,照样可以富贵荣华、千古留名。这次破西夏,如果我蒙古有些好工匠在,何至于损失如此多勇士的性命。”
孙威道:“小人定当铭记驸马的教诲,做一个好工匠。”
“对了,孙威,你是哪里人啊?”
“禀驸马,小人是金国的西京浑源州人。”
“今年多大了?”
“二十四了。”
“家里还有什么人啊?”
“母亲,两个弟弟,还有一个妹妹。”
……
聊了一会儿家常后,赵朔才问道:“大同到这呼伦贝尔大草原,得有三四千里吧?你背井离乡来到这么远的地方,主要是为了钱?”
赵朔拜托汪古部,为草原搜寻中原的能工巧匠。最厉害的工匠,都在金国的掌控中,汪古部没什么好办法,只能从民间找。没想到,汪古部神通广大,都搜罗到大同了。
“还真是为了钱。”
孙威苦笑道:“小人小的时候就顽皮好动,爱动脑筋。长大之后,喜欢发明一些新鲜物事,在大同有些名声。
只是去年,小人的母亲生了重病,需要大量的钱财医治。朝廷又盘剥的厉害,即便小人,也没法子赚多少钱财。
这才受了汪古部的招揽,背井离乡,来草原赚钱。有两个兄弟奉养老母,汪古部又留了一百两银子做安家费,小人就是死了也不算亏了。”
金国铜少,立国之后,交钞迅速成为全国的主要流通货币,而白银则只有贵族、巨商会用。
不过,随着交钞的滥发,货币贬值得越来越迅速,百姓也越来越是怨恨,金国朝廷不得不进行币制改革。
四十四年前,金帝下旨,原来只铸造五十两枚一枚的银锭,现在开始铸造一两到十两的银锭,方便军民百姓。从那以后,白银就成了金国的法定货币之一了。
汪古部给孙威的安家费,当然得是硬的不能再硬的真金白银。
赵朔看向华筝,道:“孙威改进蒸馏酒技术,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你赏他你了没?”
孙威主动接话道:“公主慷慨,赏了小人二十两银子。”
“二十两有些少了,嗯,本驸马再赏你八十两,凑足一百两。”
“多谢驸马爷!”
孙威面露狂喜之色,大礼参拜,叩头谢恩。
一百两白银是汪古部给孙威的安家费,换个说法,就是卖命钱。起码在孙威心目中,他的这条命,一百两白银买下来绰绰有余。
现在,赵朔又赏了一百两,大大超出了孙威最好的希冀,他怎能不欣喜若狂?
其余几个管事的工匠,双目中都流露出浓重的羡慕之色。
一百两白银啊!
这可是一百两!
金国白银的购买力,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后世三千元人民币。一百两银子,就是三十万了!即便后世,都是笔相当可观的财富。更何况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
赵朔对这些管事道:“你们可以把本驸马的话传下去,以后凡是本驸马工坊里的工匠,只要做出了重大突破,都依照此例发放赏银。即便没有重大突破,只有小的突破,也可以受赏。”
“谢驸马慷慨!”
诸工匠齐齐拜谢,喜形于色。
直到现在,赵朔才向孙威问出了关键问题:“你对铸造甲胄,精不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