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你是不知道,整个写作过程其实是很痛苦,很折磨人的。”
最后,他又感慨道:“要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不会写这本书,太难了!”
朱盛昌听了他的话,心里狂翻白眼。
要是换个不知情的人,说不定还真以为他写这部小说有多难。
可朱盛昌却是见证者,知道胡为民这部小说,从构思开始,到下笔,最后完稿,总共也就用了几个月时间。
就这,还诉苦?
要是换个作家有这速度,估计要开心死。
只是面对胡为民,他只能哄着。
“唉,为民辛苦了。就是因为你这种对文字对故事的斤斤计较,才能诞生出《孩子王》和《芳华》这样优秀的小说!”
胡为民轻轻摇头,叹道:“为了给读者提供能慰藉灵魂的作品,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又聊了些当代对于《芳华》的宣传策略后,朱盛昌告辞了。
他怕再聊下去,自己的心脏会受不了。
真的,他当年写评论的时候都没对哪位大作家这么吹过。
等他走后,同事们凑了过来。
“小胡,刚才找你的是谁?”有不认识朱盛昌的人问。
胡为民道:“《当代》的编辑,朱盛昌朱老师。”
“编辑找你干什么?”
“哦,是这样的,我的新作刚完成,投给了当代。朱老师这次来,就是告诉我他们杂志社决定用我的稿子,大概会在第三期刊载我的小说。”
众人:“。。。。。。”
“小胡,你是说,你又完成了一部作品?”
“嗯,完成没多久。”
周老师摇了摇头,疑惑道:“我记得你的《孩子王》发表没多久吧?”
“没错啊。”
“那新作。。。。。。怎么那么快?”
其余人闻言,齐齐点头。
“我这次写的也是中篇小说。”胡为民耐心解释,“你们知道的,中篇小说字数不多,写起来压力不大。”
这个解释,很好很强大,她们要不是也大概知道点文学创作,估计还真被胡为民骗了。
虽然中篇小说是比长篇小说创作难度低一些,但这也是相对的好不好?
别的作家写小说都要闭关搞创作,怎么你就每天照常上班,甚至有时间处对象?
你的灵感难道不会枯竭吗?
一开始,她们面对胡为民心里还有优势。可渐渐地,胡为民名声越来越大,眼瞅着他都要加入作协了。再这么下去,她们面对胡为民真的仰望了。
怎么说呢,不管她们现在心态有多复杂,她们还是为胡为民感到高兴的。
同事中间有为大作家,她们也是与有荣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