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一番推让,胡为民只能收下。
招呼朱盛昌坐下,胡为民又亲自为他端茶倒水,
“我平日里也不怎么喝茶,还好之前有人送了点碧螺春,希望朱老师不要介意。”
“挺好,我对茶叶没什么讲究。”
朱盛昌接过茶水,心里热乎乎的。
“为民,稿子写好了吗?快拿出来让我看一看!”
胡为民见他一来就要看稿子,一副工作为重的样子,便也乐呵呵地去里屋取出《芳华》的初稿。
当厚厚一沓手稿摆在朱盛昌面前,他双眼放光,就像眼前摆放的是稀世珍宝一般。
“为民,我先稿子,看完咱们再聊。”
说完,朱盛昌已经翻开手稿,认真阅读起来。
胡为民微微一笑,回想起此番创作。
他搞的这个《芳华》,说是"新编"还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胡为民最看不上那些直接照抄原著的文抄公了——开什么玩笑,时代都不一样了,价值观能一样吗?
八十年代的人和后世的人,看同一件事能是一个角度吗?
所以光会抄袭肯定写不出好东西。
就比如他之前写的《甜蜜蜜》和《孩子王》,除了名字一样,其他都变了样。
他这本《芳华》同样如此,虽然用了和原著一样的名字,但内容可差远了。
就比如男主人公刘峰,原版他因为被林丁丁诬陷,最终被开除出文工团,由“好人”瞬间人设崩塌,最终不得不下放连队。
在战场上,他奋力作战,最终成为了英雄。
可他同样也失去了许多,一条手臂,昙花一现的爱情,以及在文工团时期的战友情。
最终,他和何小萍在一起,互相得到救赎。
原著中,他更惨。
他和风尘女在一起,但最终,因为生意失败,风尘女又离开他,最终得了癌症去世,连葬礼都是凄凉的?。
可以说,原著中主人公刘峰身上所发生的事,反映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背景之下的各个层面上人物的缩影。
但是,拿到这个年代就不合适了。
像刘峰这种战斗英雄,不会有这种结局。
他要么牺牲在战场,要么成为英雄,不会有第三种结局。
因此,在胡为民的笔下,胡为民会放弃原著中刘峰的设定。
在新版中,胡为民对于刘峰的设定更像配角。
同样是时代的因素,他更加倾向于战争本身对于人的影响,而不是因为爱情或者说情和欲望对人的影响。
要知道,按照原著设定,是因为情欲推动了一系列的故事发展。
这些东西,放在后世可以写,但在这个年代,肯定不能写。
他不敢保证那种事情在这个时代绝对没有,可胡为民还是将这些东西给改了。
原因很简单!
如果你真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加进去,恐怕会让这部小说成为一部“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