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他一拍手,彻底想起她是谁。
说起王晓萍,不是混文学界或者影视圈的普通人对她可能没有印象,但她在编剧界还是很厉害的。后世孙娘娘主演的《甄嬛传》和《芈月传》都是她编剧的。
而且,王晓萍还是郑小龙导演的妻子,强强联合了,属于是。
一个想法这时跳了出来,如果他这时候把《甄嬛传》写出来。。。。。。
随即,他摇摇头,自己都笑了。
《甄嬛传》的成功是在特定时期的,要是放在现在,别说能不能发表,就算能发表,以这本小说的格调,他要遭受媒体和民众的双重抨击。
不值得。
他现在不是没有可写的,而是选择太多。
胡为民基本上告别了温饱问题,他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作品,进一步提高自己在文坛的声望。
嗯。。。。。。还得是偏现实的文章。
只是呢,他不想写那些“伤痕”文学,他写不来,硬要写的话,只会反胃。
那么写什么呢?
现在正是改开的初始之年,同时也结束了一场特殊运动。在这样的年代,发展很重要,但教育更重要。
毕竟在那个特殊年代,教育缺失太多。
旋即,他想到了自己的小学老师。
胡为民的小学规模不大,学生也不多,老师更是个平凡的人。但就是这个平凡的人,上课认真负责,即使班里的孩子调皮捣蛋,他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也正是因为他的认真负责,才没有让学生们在那个特殊年代放纵下去。
如果他真的什么都不管,不知道多少人的人生要被改写。
所以,是不是能以小学老师为原型呢?
仔细思考一番后,胡为民点头,“可以写!”
确定后,他找来稿纸,在封面上写下《孩子王》三个字。
最初,他是想把名字定为《乡村教师》的。不过思考片刻后,他还是决定用《孩子王》这个书名。
后世,作家、编剧阿诚也写过一部《孩子王》,他的这部作品后来还被陈恺歌拍成了电影。
虽然名字相同,但胡为民这版《孩子王》内容却大不一样。
故事的主角,是上山下乡的知青。而这个村子里,却没有小学和老师。
村里孩子年龄都大了,可却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
面对这种情况,村长和村里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还好,上山下乡的政策来了,主角也来了。
在村长和村里人的恳求下,主角这个知青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人在村里老少,上下一心的帮助下,成了村里小学的校长兼老师。
主角和村里人一起建成了学校,并且将适龄的孩子收进学校中,接受教育。
而他这个二十岁左右,比许多学生大不了多少的人,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孩子王。
在他的努力下,学校有了黑板,有了字典,有了教材。
面对调皮的孩子,他同样不放弃,使得他们成了有知识的人。
主角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
因为条件不好,他又时常拿自己的工资补贴贫穷的孩子,加上他身体从小就有病根,一直没好利索。种种因素加在一起,使得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某一天,主角身体不舒服。可他念着学生,强忍着疼痛授课。
最终,他倒在了教室,永远离开了自己的妻子孩子和他爱着的以及爱他的学生们。
写完故事梗概后,胡为民满意的停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