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并不觉得辛苦,第二天精神奕奕地把各种款式的花灯挂在报刊亭前新牵的铁丝上,然后坐到柜台后面一边看小说,一边等顾客上门。
挂上花灯后,过来询问的顾客也增加了不少,周清提着保温瓶过来送饭。
她进来就说:“别看了,快来吃饭!”
林秋放下小说,拿过保温瓶,没揭开盖子,闻了一下就肯定地说:“萝卜皮炒腊肉!”
“珊珊的狗鼻子就是遗传的你!”周清扫了一眼放在柜台上的小说,笑着说:“你要是当年读书的时候又有现在看小说这么努力,说不定都考上大学,坐上办公室了!”
“要是读书像看小说一样简单那还有可能!”林秋往嘴里塞了一口饭。
林秋很有自知之明,其他事情她基本上都做得来,唯独在读书上面缺了一根筋。
东江乡的中学每年也能送几个去县里的高中,林秋被林庭压着复读了一年也没考得上,林庭只能够帮着她想出路,费了不少心思送她去镇上的老裁缝那里当学徒。
“读书是难读,而且你们老林家祖上就缺了一根文脉!”
在老家这样的农村,出个中专生都是一个天大的新闻,可见书是真的难读。
当初林庭为了让自家出一个吃国家粮的人,花了那么大的价钱把四个小孩都送上初中,结果没一个能考上高中,只能够背地里再替儿女想办法。
林秋不再说话,专心往嘴里扒饭。
吃完后,周清也没有多留,她忙着回去摆摊。
眼见着离元宵节越来越近,花灯的生意可是好的很,连给女儿送饭都算得上是忙里偷闲了。
接下来几天都是这样,一家人都忙得团团转。
很快就是正月十五了,元宵节当日,一家老小齐上阵。
公园里,菜市场,小区门口,步行街转角,花灯摊子越铺越广,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就连王珊也提着花灯在外公外婆摊子旁当托儿。
林秋也有正业要做,毕竟复工返程的人多起来了,报刊亭的生意又好了不少。
报刊亭又新进了一批武侠小说,口袋言情本又有新的出来了,她连续几天把新小说摆在显眼的位置,兴致与前几日相比高了不少。
毕竟口袋里的进账多了不少!
根据林秋的观察,正月十五后报刊亭的客流量明显多了不少,营业额肯定比前面半个月至少要翻上一番。
这个猜测在月底算账的时候得到证实。
报刊亭是每个月最后一天算总账,按照林秋每天登记的营业额算钱,在扣除相应的成本,只要每天登记好,到月底每日的数据一加,结果就很轻松地算出来。
果然不出林秋所料,正月十五后的营业额是前面半个月的两倍还要多。
老俩口和小情侣也借着元宵节这股春风发了一笔毛财。
王修仁更不用说,鹏城市邮政总局的领导过来视察,看到宝安去这边的办公室焕然一新,也想着把总局办公室更新换代一下,于是王修仁又接下了一个工地。
今年可以算的上是开门红啊!
既然大家都赚到钱了,那肯定得好好庆祝一下。
刚好月底林平也休假了,一家人加上杨哲峰来到商场新开业的川菜馆。
川菜麻辣鲜香,很对能吃辣的湘省人的胃。一行人吃得嘴巴微红、大汗淋漓,直呼“过瘾”。
不怎么能吃辣的王珊也觉得外酥里嫩的甜皮鸭和滑嫩劲道的老妈蹄花很对胃口,嚷嚷着“下次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