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说,沈春梅立即就想起这个人是谁了,是那天的好心人!
“是你啊,谢谢你那天给我让位置,我的孙女好了,多谢你关心。”她感激地拉起个大大的笑容。
“没什么,孩子没事就好。”杨水儿摸了摸胸口,“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孩子那种情况,把我吓坏了。”
一边问:“婶子这次来镇上是有什么事吗?”
沈春梅说:“也没什么事就是想买点东西。”
“要买什么?我有个亲戚在这镇上开了家店,如果婶子想要买的他那里正好有,我带婶子去多少能便宜些。”杨水儿热情地介绍,“他那里是卖米面的,价格绝对实惠。”
沈春梅第一回来这镇上还不知道哪是哪,对方这么热情了她也不好拒绝,答应了下来。
如果她亲戚那东西确实不错,她买了也没什么不好,正好还认识了个小姑娘。
这小姑娘人美心善,多多交流不是坏事。
她问:“你是哪个村子的?”
杨水儿答:“我住金穗村那儿,我爹是杨虎。”
这名字好耳熟啊。沈春梅挠挠头,却怎么都想不起这个人到底是谁。
碍于第一天认识也不好刨根问底,也就没再多问。
没一会儿就跟着杨水儿去到了她亲戚的店面。
这店面并非是在镇子中心,而是在一条不怎么热闹的街道,店面不大,但里头的东西确实很齐全。
白面一斤二十文,糯米粉一斤五十文,白糖也有,这个要贵些,一斤得要七十文。
听到价格沈春梅差点昏过去了。
这东西怎么这么贵!
难怪家里都是黑面没有白面!
更难怪那天拿了点张秀英的糖就被对方恨了,这糖居然这么贵!
品质看起来都不差,念在她和杨水儿认识的份儿上,买多了还打折。
沈春梅想说货比三家再来瞅瞅,这个小老板猜到她的顾虑,告诉她,“镇上铺子的价格都是一致的,绝不会有标价不同的情况。”
这样的话,那不如在熟人这里买,还能打折。
想着要做的生意,沈春梅忍痛都买了两斤,糖不敢拿多就要了半斤。
念着时间还早,她将东西先放到店里,打算等走的时候再来拿。
简单的材料有了,油也得弄一点,家里的油快见底了,得买些可以炸油的脂肪,也就是猪板油。
尽管她没做过这事,但原主做过啊,原主虽然近几年不谙世事了点,但从前这厨房里的事做的那叫一个老手。
几乎是干啥啥都行,做啥都第一名。
到现在这个地步都是那个男人害的。
所以常有话说:不要靠近男人,会变得不幸。
沈春梅瘪着嘴走到了猪肉铺子前。
这个时间点正是菜市场最热闹的时候,形形色色的人在各个摊子走过,现在就有不少人聚在猪肉摊前。
沈春梅站了会儿就大概知道各种肉的价格了。
五花肉一斤十五文,排骨一斤十文,里脊肉因为没有肥肉,价格也更便宜,只需要三文。
这个时代的人更喜欢吃的是肥肉,肥肉代表有油,有油就能吃饱长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