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药的人自发自动地开始为万金堂打小广告,没喝的也不失落,明天还可以再来。
于是万金堂再次成了金水县人们的话题。
宋凝对这样的现象十分乐见。
现成的宣传,省去她花钱。
一锅化痰水见底,围在门口的人渐渐散了,只剩零星几个人,这些人都是来看病的。
“大夫,可以看看我闺女吗?她昨夜里发烧了!”一个妇人搂着女儿满脸焦急。
“大夫!大夫!我的腿早上让蛇给咬了!无毒蛇,但是伤口发脓了!”一个老汉一瘸一拐。
“别急,一个一个来。”宋凝收了门口的锅,转身拎出药箱,开始看病。
自从退烧药之后,人们对这女大夫的偏见少了很多,生病都愿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看看。
宋凝搬出药箱,拿出引枕给这小女孩把脉,“哪里不舒服?”
那小女孩哭哭啼啼的,“肚子疼……”
宋凝沉吟着,细细给她把着脉,宋凝虽然是西医外科医生,但也自学过中医,在这设备设备简陋的古代,内科到底是用中医才是首选。
宋凝看了看她的脸色,问:“这几天吃了什么?拉了几次肚子?疼哪里?”
那姑娘颤巍巍地按了按肚子某处。那大娘一拍大腿:“窜稀得厉害!就昨天吃了点炸鱼尾,当晚就疼了!”
宋凝镇定地问:“那油炸了多少次?”
大娘道:“大概十次有余吧。”
宋凝毫不意外,古代物资稀缺,时人饮食格外“勤俭”,别说一锅油炸十几次,一顿饭吃一周都是常有的事。
宋凝言简意赅:“急性肠胃炎,我抓点中药给你家孩子吃,这几天鱼、肉、荤腥一概不碰,先清汤寡水地吃着,等不疼了再恢复正常吃食。”
大娘:“好。”
宋凝忍不住提醒:“吃食方面,以后不要那么不讲卫生了,都说病从口入,无论吃什么东西都得小心,哪怕是大人吃重复油炸过的东西都扛不住,更何况肠胃娇弱的小孩儿。生病了简直得不偿失。”
那大娘满脸羞愧,“知道了,多谢姑娘。”
宋凝:“诊金五文,我这儿还没置办药材,方子写给你,你去药铺抓药就行。”
大娘一愣:“什么?!诊金五文?!”
这么少?!!
五文钱还不够买一斤肉的!
这年头看个大夫哪次不是几斤肉就没了?!
大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
宋凝疑惑地看她,“怎么了?有问题吗?”
她收钱向来随心所欲,富者多付,穷者就少收点,毕竟行医看病是个公益项目,不能要求人人砸锅卖铁来看病。
不然人类该变成濒危动物了。
“没有没有!”那大娘连连摇头,满脸惊喜,拿着药方千恩万谢地走了。
都说万金堂的女大夫人美心善,看来真是如此!
接下来就轮到那老汉了。
被无毒蛇咬到那就更简单了,去脓消毒就好了,宋凝给他动了个小手术,正包扎时,就听外头传来一道怯生生的声音,“大、大夫……你在吗?!”
宋凝转头看去,就见一个十二三岁左右,书童打扮的男孩儿,在门外探头探脑地巴望自己。
宋凝眉梢一挑,她想起来了,这是上次那个什么县长儿子还是侄子的人,身边的书童。
“等等。”宋凝利落地给那老汉包扎完毕,收完了钱,才对那小孩招了招手,“进来吧,来送钱的?”
宋凝还记着有个人还欠她二百两呢!
小书童快跑进来,规规矩矩地做了个揖,脆生生地说,“大夫,我们少爷想请小姐上府中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