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二人还没到太原之前,前方便又传来战报,说是郭子仪率军南下,攻克陕州后攻打潼关,但竟然吃了败仗。
原来,郭子仪率军与叛军于潼关交战两天两夜,最终惨败,死伤一万人。
派出的四名将领三名战死,只有仆固怀恩且战且退,靠着马头泅河,这才活了下来。
看到这战报,颜真卿沉默半晌,李世民安慰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潼关确实易守难攻。经此一战,郭子仪应该会更加谨慎用兵。”
这也是他当初在长安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冒险出兵攻打潼关。
能对叛军一挡就是半年的潼关,被敌军攻陷之后,唐军想要再攻下潼关切断敌军后路,又哪有那么容易?
【所以这么看我们二凤守城才厉害啊!郭子仪都败了啊!】
【可能是二凤在长安几次以少胜多太漂亮了,导致这次郭子仪轻敌了吧?】
李世民看了一眼天幕,继续分析:
“依孤的判断,接下来郭子仪会西进长安和太子汇合,同叛军正面交战。”
这一场抢夺长安国都的正面大决战,是无论如何也免不了的。
颜真卿很快便也想到,那定是一场苦战,免不了唐军也要血流成河,付出伤亡数万的代价。
一想到这里,他就不禁为之痛心叹惋。
“可惜我唐军的数量还是不够,不能对敌军形成碾压性优势啊。”
李世民此时拿出一封信来递给颜真卿:
“这些时日,李白和杜甫二人的诗想来应该传遍天下了。”
颜真卿知道大名鼎鼎的诗仙李太白,不过杜甫是何人?
颜真卿有些不解,很快就打开这封信看了起来。
没想到这杜甫,虽然人不曾闻其名声,但是这诗写的是真的不错,和李太白虽然风格截然不同,但是读之却令人动容,耐人寻味。
颜真卿先是记下了杜甫这个名字,不过很快发现这些诗词全都是回纥出兵十万大败敌军的内容。
他先是愕然,正想说根本没有这件事,随后便恍然大悟。
“这是殿下之前就定下的计策?
殿下此计真是太妙了!”
既然天下众人皆知了,那么回纥人现在应该也已经都知道了吧?
想到这里,颜真卿都有些想笑。
回纥这次是不借也得借,借的少了也不成。
【哈哈哈,我可太想看回纥那边的反应了!
也不知道只带了四千人的回纥王子现在是个什么表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