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快速做出判断后,朱平立刻站了起来:「陛下,燕地罪臣恶贯满盈,臣请从快判决,罪案传阅天下,以儆效尤!」
小白点头:「朱卿言之有理,准奏。」
燕地的事不是个例,只不过他们仗着燕地远,做的太过火了而已,需要让燕地以外的人也都知道这件事,收敛一点。
然后小白看向宗正卿:「燕王后妃子嗣的审理,就交给王叔了。」
宗正卿上前一步弯下腰:「臣领命。」
宗正卿也是第五家的人,还是武帝的堂兄弟,宗室的处置权力在这儿,这是他推不掉的任务,只是关于具体怎么处理,他现在也很是纠结。
廷尉周离在宗正后面主动站了出来:「陛下带回来的罪案内容详尽,廷尉府这两日定会把这些罪臣都以律惩处。」
周离本以为要年前紧急加班类似了,没想到审案子的工作皇帝他们都在燕地做了,他只要跟着罪案直接判就行了,他就是把罪案入库,就是辛苦行刑者了。
出乎意料的,御史丞潘侯也站了出来:「燕地罪人,死不足惜。只是晋律上的法令,不足以抵消这些罪人在燕地的所作所为。
臣恳请陛下,当以燕地之案为戒,重定匿田匿户之罪。」
御史丞的主要职责是弹劾百官,但是目前新帝继位为止,潘侯还没有在小白的朝堂上弹劾过一个人,却不想他直接一开口就要整个大的。
百官的目光纷纷看向他,小白问道:「依潘卿看,怎么重定这些罪比较合适?」
因为能藏匿人口的,都是从前诸国的大族,所以晋律比较留面子,对藏人的贵族都是罚钱,对想躲徭役和赋税的庶民,也是罚钱,但要是没钱那就充奴去干活。
所以小白带回来的那些罪臣,他们要被审的罪名不是交钱就能解决的匿户匿田,是偷税漏税。
潘侯抬头:「臣以为,挂靠田地在他人名下者,一经发现,按田地数额罚钱,田地皆归朝廷。如武阳郡这般的匿户者,庶民无罪,藏匿者需把庶民的税钱尽数补足,再罚税钱的三倍。
数量超了五百人,田地超了五百亩,不止罚钱,还当没收田地,阖族流放南岭;若有检举报告者,可把罪人的田地拿出一些来赏赐。
朝廷如此严惩,才能以儆效尤。」
潘侯的表情很是坚定,他发自内心的认为从前的晋律太客气了,匿户匿田伤害的都是国家财政,还会损失朝廷威望,只是罚钱和让那些庶民做工,根本就达不到警告他人的目的。
他听完王归他们的报告后,认为皇帝在处理武阳郡几万匿户时,直接就判定庶民无罪,严惩收容庶民的做法挺好。
一来武阳郡的庶民确实不是主动隐匿,是被逼迫的;二来就是要让有能力收这些庶民的大户担重责,让他们都知道自己和庶民不对等的刑罚,再有人想干,那就考虑清楚后果。
庶民自己隐,那就按从前的晋律罚,但是这种主动收容的,必须严惩。
潘侯的重订之言一说完,立刻就有人反对。
「陛下,晋律岂能容他潘侯一言就要修改!」
潘侯立刻回道:「周到现在,诸国变的法,改的律还少吗?时移事迁,晋律自然也要跟着变!」
又有人道:「罚钱就算了,流放南岭未免太过了些。」
潘侯点头:「也是,您家里钱多,想来是不怕被罚钱的。」
那人气得站了起来,指着潘侯骂道:「竖子凭空污我清白!」
眼看潘侯再说一句就要把人说动手了,小白下场制止:「万物更新,现在的晋不是从前的晋,晋律自然也是要跟着变化的。」
然后他看向公孙弘:「公孙丞相怎么看?」
把眼神从跟着皇帝出发又回来的簪子上移开,丞相安慰自己,事急从权,燕地的事情陛下待着大家已经每天都在处理了,回来了也是年前把案子赶紧结掉要紧,就不要在意他什么衣着了。
抖抖袖子,老丞相大概已经知道皇帝是什么态度了,于是他站了起来。
「潘侯所言,确有道理。」
察觉到目光全都聚在自己身上后,公孙弘又慢慢道:「只是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处理燕地的案子。
拿燕地出来,按潘侯的提议先着重处理并无不可。只是要大晋全按新律例严惩的话,为防止有冤假错案,还需年后再议。」
本来这种时候,大家都放假休息了,但是这么一桩大案,确实要人加班。
只是大家年还是要过的,陛下您也还是要去祭庙的,有些事情还是留到年后吧,也给自己人一个改错的机会。
小白爽快的点头:「就按丞相说的办,这几天先把燕地的案子都结了,改律一事,年后再议。